虞雲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太平興國二年(977年),是太宗即位以後的第一次開科,即所謂的龍飛榜,共取進士一百零九人,諸科二百零七人,特奏名一百九十一人。這一榜的進士受到特別的禮遇,據說是因為張齊賢的緣故。有記載說,太祖晚年去洛陽,洛陽人張齊賢獻下北漢、富民等十策,太祖召見他,稱讚他有四策不錯,他堅持說十策都可行,太祖一怒之下命衛士將其拽出。回來後對其弟光義說:&ldo;我這次到西京,只得到一個張齊賢,留給你取他自輔吧。&rdo;而此時張齊賢雖中了龍飛榜,排名卻在數十名以後,為了起用齊賢,太宗乾脆大部分錄用了。這個故事旨在說明太祖在生前就決定傳位給太宗,即便不是子虛烏有,也很可能經過太宗的加工和改造。
太平興國五年進士有龍虎榜之稱,李沆、王旦、寇準和張詠都是這榜取中的,都是北宋前期第一流人才。這榜值得一提的是,現任官也有舉進士赴殿試的,說明科舉的市場價與含金量在攀升,好比現在做了處長還要拿博士一樣。從太平興國八年開始,及第進士賜宴瓊林苑成為一種定製,這也是為了提高進士的身價和地位。
雍熙二年(985年)的禮部貢舉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首次實行試官親戚別試製度,即另設考場,另派考官,這一迴避法後來也推廣到鄉試中。二是進士唱名賜第制度由這科開始,這也是曾強進士自豪感的有力手段,以至後來韓琦敢對名將狄青蔑視地說:&ldo;東華門外以狀元唱出者乃好兒!&rdo;尹洙更是說:即便是統兵數十萬,恢復幽燕,奏凱太廟,也比不上狀元及第那麼榮耀。
端拱元年(988年)貢舉確立了貢院制度,以後省試都基本遵行。制度規定:省試前,由御史臺派一名官員監門,在都堂簾外設立桌案,唱名給每個應試士子印試紙。閱卷合格,錄進士試卷供皇帝審閱,諸科則只錄姓名。皇帝御定以後,先各書姓名分散報捷,次日再放榜唱名。向皇帝謝恩以後赴國子監謁見孔子像,接著在瓊林苑舉行兩天聞喜宴,首日宴進士,次日宴諸科,都算是皇帝賜宴。宴罷及第者題名刻石於貢院,再由狀元牽頭,召集同科舉人擇日聚會,稱為期集,列敘姓名、鄉貫、三代,敘同年關係。然後登科之人赴吏部試判三道,稱為關試,作為吏部選官時的參考。
淳化三年(992年)是太宗朝最後一次開科,也有兩點值得一說。一是對主考官實行鎖院制度,即考官在奉詔知貢舉時當場就入貢院,與外界隔絕往來,使其不能預先接受請託賄賂。二是殿試時首次實行糊名考校法,即把舉子的姓名籍貫糊去,防止徇私舞弊,這一制度後來也推廣到科舉制的各種考試中(真宗朝還實行試卷謄錄,只把試卷的抄件交考官評閱,使其無法辨認考生字跡)。
縱觀太宗朝的科舉,有兩大特點,即取士多,提升快。取士多當然是與太祖朝相比。太祖朝幾乎年年開科,共取士十五榜,取進士最多一榜是開寶八年的三十一人,最少一榜是乾德四年僅六人;十五榜共取進士一百八十八人,平均每榜僅取十三人不到;倘把諸科和特奏名的二百六十七人也計算在內,每榜也僅取三十人略強。太宗朝開科八次,取進士最多一榜是淳化三年達三百五十三人,最少一榜是太平興國三年也有七十四人;八榜共取進士一千四百七十八人,平均每榜竟達約一百八十六人,是太祖朝的十四倍;倘把諸科和特奏名的四千四百零六人也計算在內,每榜取士多達七百三十五人,將近太祖朝的二十四倍。太祖開科從開國到去世共計十七年,平均每年取士約十七人,其中進士十一人。太宗從即位次年開科取士,淳化三年以後就不再開科場,年代跨度為十六年,平均每年取士約達三百六十八人,其中進士九十二人,分別是太祖時代的二十一倍和八倍。太宗朝人才當然不會一下子比太祖朝十倍二十倍的湧現出來,這完全是太宗政策導向的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