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 (第4/5頁)
小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沙梨變成了人間美味。一直到把整個沙梨吃完之後,老爺子還有點意猶未盡的感覺。
有了好東西,不和好朋友分享自然不是老爺子的風格,很快的,楊正吃到了甘甜脆爽的沙梨,經常進出劉家大院的餘善為等人也是品嚐到了。
一傳十,十傳百,劉家的沙梨變好吃的訊息一下子就傳遍了整個梁村。好多不信邪的村民紛紛跑到劉家,在果園裡摘上幾個果子品嚐,這才相信。
一時之間,劉家的果園有變成了村民競相參觀的物件,每天都會有一些村民、親戚之類的上門討教經驗。以前根本就沒有打理過沙梨的張桂芝根本就是一頭霧水,只能是推到劉睿科學管理上面。
看過,劉家裡裡外外生機盎然的情況,很多村民不得不相信,或許,劉睿口中所說的科學種植管理還真的有一定的道理。
一連串的事情還是讓村民們對劉睿更刮目觀看,認為讀書還真的沒有錯,要不是劉睿念過高中,腦子又活,哪裡能學得到這些東西呢?
劉睿並不知道,自己這段時間以來的表現,悄無聲息地改變了很多村民們‘讀書無用論’的想法。雖然這樣的變化是微小的,但是就如同是潤物細無聲的細雨,悄然地進入了村民們的內心深處。
既然秘密被發現了,劉睿索性也就不遮遮掩掩,乾脆就把果園放開給村民,想吃就吃,反正千把斤的沙梨,賣掉也不過千八百塊錢而已。現在劉家每個星期賣菜的收入都超過了兩千塊錢,這點小錢劉睿還不放在心上。
最後,劉睿還把沙梨摘下好幾百斤,讓餘善為叫來研究院保障後勤工作的師傅,把這些沙梨分給考察隊的全體人員,一個不拉,算是劉家的一點歡迎禮物。
處理完沙梨的事情之後,劉家又迎來了一件大事情,那就是一直在後院山溪待著的癩頭黿就要被放歸小鏡湖,回到生養它的湖泊之中了。
這些天以來,餘善為等人就已經是把這隻癩頭黿裡裡外外都觀察了個遍,詳細記錄了它很多的生活習性,除了沒有開膛破肚解剖以外。
現在既然在‘鷹愁澗’發現大量的斑鱉生活,這頭‘癩頭黿’的地位也就不是那麼重要了。這裡的山溪雖說水質清澈,食物充足,但是並不是‘癩頭黿’理想的生活環境。為了能讓癩頭黿能夠更好的生活,餘善為等人決定,把這個大傢伙放歸小鏡湖,讓它自由自在地在廣闊的世界生活、
今天一大早,王華國就帶著幾個村民趕到了劉家,在眾人的矚目下,把‘癩頭黿’抬起,往著湖邊走去。
昨晚剛剛回家的劉智和彤彤好奇地跟在後面,打量這個看上去有點嚇人的龐然大物,再後面就是餘善為等人了。越是往湖邊走,得到訊息前來圍觀的村民是越來越多,特別是看到有記者扛著攝像機,村民們更加覺得稀奇了。
這一次放生的是珍稀的‘癩頭黿’,可不是穿山甲等常見的保護動物,因此意義相對重大。為此,青山縣電視臺的草臺班子還是派出了記者前往上樑村,拍攝整個放生過程。當然了,研究院也會有專門的工作人員對放生過程進行拍攝、拍照,這些影像資料將來都會成為研究院發行的刊物、論文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一行人浩浩蕩蕩來到湖邊的碼頭,也沒有舉行什麼花裡胡哨的儀式,也沒有什麼領導講話,畢竟領導們才不稀得來看一隻‘癩頭黿’。給‘癩頭黿’送行的只有楊正為首的科技工作者,還有一群淳樸的鄉民。
對於楊正來說,這樣一隻珍稀的‘癩頭黿’雖然有著極高的研究價值,但是他更希望他能夠在小鏡湖之中只有生活,而不是在研究所裡面當標本。
只不過,現代社會之中,隨著工業汙染以及棲息地的破壞,很多珍稀物種不得不遠離自然環境,在保護重重的動物園裡生活,一直到失去的那天,都沒有嘗試過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