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 (第3/5頁)
小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個大專案。對視學術研究為生命的科技工作者來說,一個好的研究專案就是一種寄託,一種精神的食糧。
楊正年紀雖然有點大了,但是主持大局仍舊是一點都不含糊,他立即就把這一次進山的考察成果向上級進行了彙報,請求支援。
很快的,從北京就來了更多的人員和裝置,上樑村一下子就變得熱鬧了許多。用楊老爺子的話來說,在自己年過古稀的時候,還能主持這麼大一個專案,他就是死也瞑目了。
上樑村沒有賓館旅社,大量的工作人員抵達之後,一時之間,住宿和吃飯的問題擺在了眼前。還好,村裡面的糧站解決了這個大難題。
梁村的糧站就在上樑村和下樑村之間,原本是附近好幾個村莊公有的糧站,往年夏收的時候,十里八鄉的村民們都趕著牛車、馬車上這兒交公糧。那個時候,一堆堆的稻穀能把整個糧站都給堆滿,有時候白天稱不完,人們還要趕夜車,一片燈火通明。
在劉睿的記憶之中,每年夏收的時候,總是最熱鬧的時候。
不過,時過境遷,隨著糧食市場的開放,村民們這幾年除了需要往糧庫裡繳納少量的徵糧之外,其他的糧食大多就地賣給了糧食販子。這些糧食販子腦筋靈活,對於糧食的品質並不苛求,服務也熱情,主動上門收貨,很是讓村民們滿意。最重要的是,糧食販子給出的價格往往會比糧庫高出那麼三五分,村民們就更願意把糧食賣給他們了。
別小看著一斤三五分,有些農家一年夏天就得賣上三五千的稻穀,算下來,百多兩百塊錢,足夠娃娃在城裡兩個月的生活費了。
糧食市場的開放,直接就導致了糧庫的破敗,原本裝滿稻穀、玉米、大豆等等倉庫都已經是空空如也。平時,糧庫裡也就有幾個老頭看門,也沒有什麼人來上班,空地上的雜草都長到一人多高了。
這一次,研究所來的工作人員一多,老鄉家裡又不能全部安排,王華國就想到了糧庫。帶領村民們把那些原來是辦公室、職工宿舍的平房收拾乾淨,往裡面添置點床鋪之類的,就可以住人了。另外,糧庫裡空間大,房間多,研究院那些寶貝儀器正好可以擺放在裡面。
亂糟糟的事情一籮筐,村裡王華國等人配合著林業局的工作人員,總算是把研究員所有的研究員、學生和工作人員全部安頓好。
要說研究院的人員抵達上樑村帶來的最大變化,就是村裡多了百十號人,對於各種食材的需求明顯增加,很是讓不少村民增加了不少的收入。
這兩天,劉睿跟著王華國忙前忙後的,沒少學到東西。畢竟,這一次研究院將會對整個小青山進行詳盡的考察,涉及到的學科種類可不少。珍稀動植物、大氣環境、氣候、植被、地質變化等等,都將會成為這一次大規模科考活動的研究物件。
接觸得越多,劉睿就越發現自己的知識的淺薄。
或許,人就像是一個圓圈,見識是半徑,見識越廣,接觸面也就越廣。可以說,研究院的科技工作者給劉睿開啟了另外一扇門,讓他能夠更清楚地看到世界的本質,讓他生起了更多學習的興致。
原本劉睿還有點煩惱酒坊邊上的沙梨改如何處理?
但是外公的一次無意舉動卻是讓劉睿來不及反應,事情就已經全部結束了。
那天,在院子裡溜達的老爺子看到梨樹上掛滿了黃橙橙的沙梨,不由地有點食指大動。雖說這些沙梨在梁村可謂是臭名遠揚,但是老爺是還是有點不信邪。自家孫兒種的龍眼那麼好吃,沒有道理梨樹就一點都不能入口?
老爺子七十了,但是牙口還是很好,伸手摘下一個碩大的沙梨,衣袖把上面的霜氣一擦,就是一口。
老爺子比當初劉睿的反應還要強烈,他根本就不知道,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這些原本苦澀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