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豬的傳染病 大腸桿菌病 (第2/2頁)
望月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潛伏期短,出生後12小時即可發病;帶菌母豬是主要傳染源,汙染乳頭和面板。
其以腹瀉和排黃色糞便為特徵,消瘦,脫水嚴重,肛門鬆弛、排便失禁,仔豬發病率和死亡率高,可達90%以上。
剖檢常有腸炎,皮下水腫,腸道膨脹,有大量黃色液狀內容物和氣體,腸黏膜呈急性卡他性炎症,十二指腸最為嚴重。
有時可見腸繫膜淋巴結瀰漫性出血點,肝、腎有凝固性小壞死灶。
多數為溶血性大腸桿菌。
2、仔豬白痢
又稱遲發性大腸桿菌病,多發生於10~30日齡仔豬,以2~3周齡仔豬較多發,1月齡以上仔豬很少發病;
其同窩仔豬中發病率約50%,病死率低,但影響仔豬的生長發育。
部分病原同黃痢,部分為條件致病大腸桿菌。
病豬以排洩的漿狀或糊狀糞便為特徵。
病豬突然發生腹瀉,排出乳白色或灰白色的漿狀或糊狀糞便,腥臭味,其腹瀉次數不等。體溫、食慾無明顯變化。
病程2~3天,長可達1周左右。可自行恢復,死亡很少。
剖檢屍體外表蒼白、消瘦、脫水,腸黏膜卡他性炎症,腸繫膜淋巴結輕度腫脹,腸內容物呈灰白色油膏狀。
3、仔豬水腫病
仔豬水腫病是產類志賀毒素大腸桿菌引起的小豬(30日齡以上)的一種腸毒血癥,多發於斷奶前後的仔豬,體況健壯、生長速度快的仔豬易發。
育肥豬和10日齡以下仔豬很少發生。
發生過黃痢的仔豬一般不發生本病。
其特徵為突然發病,精神沉鬱、體溫無明顯變化,頭部水腫(臉部、眼瞼、結膜、齒齦),共濟失調,驚厥和麻痺,四肢泳動,肌肉震顫。
剖檢可見胃壁和腸繫膜等其他某些部位發生水腫(淋巴結、肺、腎等),胃底和腸漿膜出血。
本病常散發,有時呈地方流行性。
多發於春秋兩季,本病的發生與飼料或飼養方法突然改變有關。發病率不高,病死率高。
4、斷乳仔豬腹瀉(pwd)
常發於斷乳後5~14天,
水樣腹瀉,脫水。
死於斷乳仔豬腹瀉的豬一般體況良好,但嚴重脫水,消瘦,眼睛下陷,黏膜發紺;
肺蒼白,貧血;
胃底黏膜不同程度充血;
小腸擴張充血、輕度水腫,水樣內容物;
腸繫膜充血。
?診斷
病原的分離和鑑定
生化鑑定
病原學和血清學實驗動物實驗
鑑別診斷:
仔豬紅痢(魏氏梭菌)傳染性胃腸炎等。
?防治
·預防
加強孕畜產前產後飼養和護理;
保證仔豬及時吮吸初乳;
飼料配比適當,不要突然改變飼養條件保持畜舍乾燥、清潔、通風良好,消毒。
可選用多價基因工程滅活疫苗免疫妊娠母豬。
·治療
抗菌藥物治療和預防性治療,如土黴素、慶大黴素、氨苄西林等。
選用敏感藥物。
幾種敏感藥物交替使用。
對症治療。
收斂、止瀉、助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