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豬的傳染病 大腸桿菌病 (第1/2頁)
望月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概述
大腸桿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的多種動物和人的一組腸道性共患傳染病,其主要侵害幼兒、幼畜,臨診表現主要為嚴重腹瀉、敗血症、腦炎、乳房炎、尿道感染等。
?病原
病原為大腸埃希菌屬於腸桿菌科,埃希菌屬。
革蘭氏染色陰性,中等大小的桿菌,有鞭毛,有莢膜或微莢膜,無芽孢。
一些菌株的菌體表面有一層具有黏附性的纖毛(又稱菌毛或黏附素)。
主要抗原有4種,o、K、h、F。
o抗原(菌體):約180種,162種與腹瀉有關;
菌株 作用部位 疾病與症狀 致病機制
·EtEc
小腸
旅行者腹瀉,嬰幼兒腹瀉,水樣便,噁心,嘔吐,腹痛,低熱。
Lt和(或)St 腸毒素,大量分泌液體和電解質。
·EIEc
大腸
水樣便,少量血便,腹痛,發熱。
質粒介導侵襲和破壞結腸粘膜上皮細胞。
·EpEc
小腸
嬰兒腹瀉,水樣便,噁心,嘔吐,發熱。
質粒介導粘附和破壞上皮細胞。
·EhEc
大腸
水樣便,大量出血,劇烈腹痛,低熱或無,可併發hUS、血小板減少性紫瘢。
SLt-I或 SLt-II,中斷蛋白質合成。
·EAggEc
小腸
嬰兒持續性腹瀉,嘔吐,脫水,低熱。
集聚性粘附上皮細胞,阻止液體吸收。
·培養特性:
兼性厭氧,營養要求不高。
多數菌株在普通培養基上生長形成光滑、溼潤、凸起的乳白色菌落。
在血液瓊脂平板上,某些致病性菌株形成β溶血。
絕大多數菌株在麥康凱培養基上形成紅色菌落。
·抵抗力:
對外界不利因素抵抗力不強,對物理和化學因素較敏感;
55c60分鐘、60c15分鐘死亡;
常用消毒藥均有效。
大腸桿菌在汙水、糞便和塵埃中可存活數週至數月。
本菌對石炭酸和甲醛高度敏感。
?流行病學
·易感動物:
各種家畜和家禽,如豬、牛羊、馬、雞、兔;
不同動物,引起發病的血清型有差異,不同地區的優勢血清型有差別;
幼齡動物對本病易感。
傳染源:病畜禽、帶菌者,病畜糞便排出病菌。
·傳播途徑:
經消化道:汙染的飼料和飲水;
呼吸道:雞;
傷口;子宮內、臍帶(牛)。
一年四季均可發病;
·發病原因:
未及時吸吮初乳;
飢餓、過飽、飼料不良、配比不當、突然改變;
氣候聚變;
集約化養殖,畜群密度過大、通風換氣不良;
飼養管理不良、環境用具消毒不徹底。
?豬的大腸桿菌病
據仔豬的生長期和病原菌的血清型不同:
——仔豬黃痢(黃痢型)
——仔豬白痢(白痢型)
——豬水腫病(水腫型)
1、仔豬黃痢
又稱為早發性大腸桿菌病,是大腸桿菌引起的初生仔豬(1周齡內,尤其是1~3日齡內)的一種急性、高度致死性的傳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