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破產後的張慧沖,組成了一個魔術團,浪跡於南洋,後成為&ldo;海派&rdo;魔術奠基人。1962年臨逝於上海。
龔稼龍
原名龔家龍,南京人,1902年生。早年在南京體育場做管理員時就嚮往銀幕生涯。一個偶然的機會與影人鄭矜蘋相識,闖入上海電影圈。
1926年被&ldo;民新&rdo;導演卜萬書看中,邀其主演卜萬苦執導的《玉潔冰清》一片,隨後與卜一起轉入&ldo;明星&rdo;,參加了《掛名夫妻》、《湖邊春夢》、《同學之愛》等多部影片的拍攝。
來自體育運動場的龔稼龍體態健美,不同於當時&ldo;脂粉氣&rdo;的&ldo;小生&rdo;,這個新&ldo;小生&rdo;得到觀眾的認可和歡迎。30年代,作為&ldo;明星&rdo;最有名的男演員之一,主演了《狂流》、《春蠶》、《脂粉市場》、《到西北去》等多部優秀影片,對30年代現實主義影片潮流的興起和發展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金焰
(191i‐‐1983):原名金德麟。1927年春,金焰南下上海,懷著找一個不要本錢的職業的願望,經人介紹進了民新影片公司,從此涉足影壇。1929年,轉入&ldo;明星&rdo;。孫瑜在拍攝他的《風流劍客》影片時,大膽起用金焰,時年19歲。
193o年,金焰加入&ldo;聯華&rdo;,在孫瑜編導的《野花閒草》中飾男主角,是年冬影片公映,觀眾驚喜地發現金焰這一新型男主角的英俊形象。接著、金焰又主演了《戀愛與義務》、《一剪梅》等影片。
1932年,上海《電聲》舉辦了觀眾評選&ldo;電影皇帝&rdo;的活動,結果金焰當選,成了觀眾心目中的&ldo;影帝&rdo;。此後,他又主演了《三個摩登女性》、《母性之光》、《城市之夜》、《大路》等一大批左翼影片。
3o年代是金焰從事電影創作的黃金時代,他成為3o年代現實主義電影潮中最有成就的男影星。
袁牧之
(1909‐‐1978):原名袁家萊,浙江寧波人。13歲赴上海讀中學,此後開始了演劇活動。1934年,袁牧之進入&ldo;電通&rdo;,從此開始了他的銀幕形象的創造。他在&ldo;電通&rdo;主演了《桃李劫》、《風雲兒女》,從而由一個著名的話劇演員成為受觀眾喜愛的電影演員。
&ldo;電通&rdo;結束後,袁牧之加入&ldo;明星二廠&rdo;,主演了《生死同心》,他一人扮演了革命志士和華僑青年兩個性格完全不同的角色,演得是那樣的涇渭分明,令人嘆服。
袁牧之對電影的貢獻不僅在於他的表演藝術,作為一名電影編導,他在30年代共編劇或編導了3部影片,即《桃李劫》、《都市風光》和《馬路天使》。尤其是《馬路天使》在藝術上、結構上送到高峰。
抗戰期間的1938年,袁牧之主演了&ldo;中制&rdo;影片《八百壯士》,同年奔赴延安。
金山
(1911‐‐1982);原名趙默,字緘耳。祖籍湖南沅陵,生於江蘇吳縣。20歲時闖入上海灘,1932年,金山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參加了左翼劇聯的創作、演出等工作。
他與章泯組織了東方劇社,又參與了上海業餘劇人協會的創立。左翼電影運動興起後,金山在演劇的同時,參加了進步影片的拍攝。
他為&ldo;新華&rdo;主演了《狂歡之夜》和《夜半歌聲》,尤其是他所飾演的《夜半歌聲》中宋丹萍一角,雖帶有舞臺痕跡,但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