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A·T馬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素可列舉如下:地理位置;形態構成,其中包括與此相連的天然生產力與氣候;領土範圍;人口數量;民眾特徵;政府特徵,其中包括國家機構
從政治和社會的觀點來看,海洋自我呈現出的首要與最為明顯的特徵就是如同一條大馬路,在更好的情況下,則如同一塊寬闊的公地,人們可以朝著任意一個方向行走,只是在地上,一些顯然走過的路徑昭示控制性原因促使他們選擇某些旅行之途而非其它途徑。這些旅行之途被稱之為商路,而那些確定它們的原因正是在世界歷史中要加以尋找的。
儘管海洋有各種為人熟知和不熟知的危險,透過水路進行旅行與貿易總會比陸路容易與便宜。荷蘭的商業成就並不僅僅取決於它在海上的航運,也取決於眾多一帆風順的水道,使其進入自身與德國的腹地既便宜又方便。相對於陸地,透過水路運輸的優勢在公路短缺且狀況十分糟糕,戰爭頻繁發生,社會動盪不安的時期內,甚至更加顯著,這猶如同二百年前的狀況那樣。雖然當時海上交通穿越於強盜的危險之中,然而卻仍然還是比陸地運輸安全與快捷。那個時期曾有一位荷蘭作家,在估計其國家與英國發生戰爭的勝算時,除了其它因素外,注意到英國的水道未能切入這個國家的縱深;因此,由於陸路狀況十分破舊,貨物從該王國的一個部分轉運到另一個部分就必須穿海而過,這樣,其中途就容易遭遇截擊。至於純粹的國內貿易,目前這一危險通常都已不復存在。在大多數文明國家,今天,沿岸貿易喪失殆盡或消失僅僅只是由了不方便,儘管水路運輸仍然更為便宜。儘管如此,遲至法蘭西共和國與第一帝國戰爭之際,那些對於那個時期的歷史與圍繞其油然而生的輕描淡寫的海軍文獻十分熟悉的人,都知道提及沿著法蘭西海岸從一個地點偷偷開進另一個地點的運輸船隊是如何之頻繁,儘管大海之中到處都是英國人的巡邏艦隻,並且還具有良好的內陸道路。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