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出宮 (第2/3頁)
賀雲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手舉著送到劉翥跟前。茶盞底部有四個字:永龍年制。
劉翥:這是燒製前就刻上去的字?那是不是可以製作同樣大小的模組刻上字再燒製,比石刻方便多了。
陳如良:這需要去實驗一番,燒製之後怎麼整理順序、怎麼固定,都需要一一試過。
劉翥:那就辛苦太傅了。多關注一下這個事情,以後的書就更加方便了。這是利國大事,成了以後史書說不定都會有太傅的濃墨一筆。
陳如良:遵旨,老臣盡力。然後領著二位雕刻師傅帶著皇帝賞賜出宮而去。
永龍七年六月十四。陳如良一臉喜氣的到乾端宮外對著常傑到:請常公公幫忙通報一聲,老臣求見。
常傑進殿出來道:陳太傅,陛下請您進去。隨即引著陳太傅進到殿內。
陳如良:參見陛下,陛下大喜。
劉翥:太傅多禮了。喜從何來?
陳如良:陛下之前說的如燒瓷一般燒製字胚,臣安排人去做了。把三字經做出來的,八百多字,用木框固定印書。效果很好。隨即從袖中拿出一本來雙手呈上:陛下請觀。
劉翥看了一眼常傑,常傑立即取過來呈給劉翥。劉翥翻看後:果然不錯,辛苦太傅了。這個功勞不會少了你的。待朕與太皇太后、皇太后商議後再行封賞。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劉翥“常傑,安排人去請皇太后到永壽宮”。隨後帶著剛到手的三字經往外走。
永壽宮褔熙殿。劉翥向著主座的太皇太后行禮:見過皇祖母,給皇祖母問安。
太皇太后對著劉翥一陣噓寒問暖,用膳怎麼樣?精神怎麼樣?
皇太后楊敏進殿:見過母后,問母后安。
太皇太后揮手:翥兒請過來,應該是有事。我們聽翥兒說。
劉翥將手中的三字經交給太皇太后:皇祖母,您看這書。
太皇太后隨意翻了翻:嗯,字是規整,不像是手抄的。隨手遞給皇太后:你看一看吧。
皇太后接過來翻了翻,對光看了看:這像是石刻印出來的。
劉翥:皇祖母,太后。這確實不是手抄的。也不是石刻印出來的。
皇太后:哦,這看不出來。以前本宮見過石刻印出來,沒有這清晰。
劉翥:前幾天朕不是讓太傅帶了兩個雕刻師傅進宮麼。主要是覺得書太少了,抄書費時費力不說,還容易出錯。就讓太傅和兩個師傅想辦法改進,後提出像燒瓷盞一樣將字刻在泥丕上,再燒出來用木框固定印出來的書。這樣只要固定的時候校對好,就減少好多失誤,也更方便了。
太皇太后:這確實方便了,書也可以多一些了。皇帝你是不是還有別的想法。
劉翥:只是想識字的人更多,與朝廷有益罷了。前幾天和太傅聊天說到全國識字的人才百之一二,太少了一些。而且收養院的孩子可以都讀書,就啟蒙的學一些,長大了跑腿也好一些,讓他們去經商也可以維持收養院的營生。收養院也不知能由這幾個一直出錢。過些年收養院的女孩子可以進宮做宮女,不願進宮的也可以安排就在收養院管理。男孩子可以去經商、跑腿、收集情報。
太皇太后:皇帝是什麼時候就想的這麼遠的?這確實能延續收養院的存在。等本宮走了也還能存活下去。你想就去做吧,這天下都將是你的。
皇太后:皇帝有什麼麻煩就和本宮說,本宮儘儘量去解決。
這時候外面慌慌亂亂的聲音響起來,思梅的聲音響起來:規矩呢?成何體統?有什麼事情好好說。
一個小太監上氣不接下氣的說:水目行宮傳來訊息,太上皇不好了。喬太皇太后讓奴才來通知太皇太后。
聽到慌亂的楊敏站進來準備區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