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即告失陷。隨後,陳粹芬母女遷往香港九龍之浦道長沙灣80號4樓。
抗日戰爭前,她們住在香港時,孫容與韶關任通訊團少將團長的孫乾(孫眉的次孫)重逢。其實二人早在孫容赴檀香山讀大學之前已熱戀多時。但由於兩人輩份不一致,且有姑侄之分,因此當時盧慕貞強烈反對這門親事。無奈彼此相處既久,瞭解深刻,感情甚篤,且無血緣關係,因此1937年由孫科出面幹旋,特電孫容往義大利米蘭市,與在陸軍大學深造的孫乾在駐義大利大使劉文島證下婚結為夫婦。婚後孫容恢復原名,夫妻感情很好,家庭十分美滿。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香港淪陷,陳粹芬脫難到內地,孫乾因駐守廣東韶關(曲江)前線便將陳粹芬接到韶關。
關於陳粹芬在韶關的生活情況,蘇仲英夫婦的學生,1942年畢業於陸軍大學特別班第五期,曾任第九戰區司令長官部少將高階參謀、新二十師代師長、中央第六軍官總隊副隊長、國民政府參軍處參軍兼戰地視察員等職的李以劻(筆者按:李以劻,廣東省電白縣坡心鎮人,1928年17歲開始了他的戎馬生涯。1949年8月任國民黨陸軍第五軍中將副軍長兼獨立五十師師長,駐守福州。李以劻深明大義率官兵萬餘人,派中校副團長吳天發同人民解放軍29軍參謀長梁靈光洽談改編事宜。8月18日,向人民解放軍投誠,接受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參加解放閩南戰鬥。全國解放後,李任全國政協第六屆委員),在1942年7月22日由孫乾引薦,專程到韶關晉見了陳粹芬,在他所寫的《晉見革命英雄陳粹芬夫人記》一文中詳述當時情形:
相見時她老人家接待我很熱情。她知道我是女兒女婿的學生,知道我曾追隨十九路軍蔡廷鍇將軍的部下“一二八”在上海和日本軍打過仗,後來八年抗戰又在臺兒莊和日寇打過。多次鼓勵我要勇敢殺敵,拯救國家民族,使我不勝感激。陳夫人當年已68歲(按應70歲),面目清秀沒有老態,行動輕快,不似一個老夫人的樣子。孫宅賃於韶關北郊,是一座平房,共有四房一廳,周圍有籬笆,院內有棵大樹可以遮蔭,幾顆大石頭可以用來乘涼,宅外據有一防空洞。會見一整天。一有空暇就請教陳夫人講當年隨孫中山先生革命時的往事。當時蘇老師(孫容)懷孕行動不便,陳夫人招待我吃過兩餐飯,飯菜都是陳夫人親自動手做的,用餐時陳夫人勸飲酒,主要的菜如白切雞、魚,陳夫人用著挾到我的碗內,儼如慈母般愛護我這客人,令我感激不已!這一天炎熱卻有清風南來,又難得的日本飛機沒有來侵擾,整日沒有發生過空襲警報,陳夫人幽默地對我說:“你的運氣好呀!”我說:“託孫老太的福。”大家相對一笑。
對於當時的國民黨將領來說,能面見革命前輩陳粹芬,乃十分榮幸之事。李以劻離開韶關時,前來送行的曲江縣縣長陳任芝不禁祝賀他說:“你畢業陸軍大學,又升了新二十師少將副師長,這次又能拜會陳夫人,這可說是三喜臨門。”
1945年抗戰勝利後,陳粹芬又遷回廣州住。1946年冬,孫乾任中山縣縣長,陳粹芬隨女兒一家到中山石岐居住。
1960年秋,陳粹芬因病逝世,享年87歲。由於多種因素,不便張揚,治喪形式,力求簡單。不登報,不發新聞,匆匆購地,安葬於香港九龍荃灣華人永遠墓地。1986年11月,###中央在北京隆重舉行孫中山一百二十週年誕辰紀念,陳粹芬改葬於孫中山的故鄉中山縣翠亨村的北山頭,背山面海,永眠於此。 。。
四、孫中山一生事業的起點
四、孫中山一生事業的起點
1879年,孫眉在檀香山已成為一個大資本家,所經營商品繁多,規模不小。這年5月,孫眉的同事租了一艘兩千噸的英國輪船從澳門往檀香山運送移民,他委託同事送信到香山,請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