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4/5頁)
絢爛冬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言》一書,計34篇,范曄引了3篇,約為9%,比不上王符的受重視程度。
從范曄之重王符回到王符的生活時代,我們就可以看出“牛氣”劃出的“影響”軌跡。
王符是安定郡① 臨涇(今甘肅鎮原)縣人,當時大名鼎鼎的度遼將軍皇甫規也是安定人。在皇甫規眼中,一般的高官與學者根本就不算什麼。他辭官回家後,有一位曾在雁門郡② 做過太守的人過來拜訪,因為此公是“貨得”即行賄而為太守的,皇甫規瞧也沒瞧他的名片(時稱“書刺”),仍然側躺在床上看書。按當時的禮節,主人是要到大門口迎接客人的。前太守進來後,皇甫規似有所指地問:“太守先生,雁門郡的大雁一定很好吃了?”這是影射之言,婉指這傢伙在雁門郡沒少收賄賂。其實呢,在那個知識精英整體墮落的時代裡,行賄買官、上任後再“摟回來”,也無可厚非。不過,如此暗諷,令場面很尷尬。正在尷尬之際,皇甫規的僕人說:“王符先生已到大門外,求見將軍您。”
“快請,快請!”皇甫規像受了驚似地在臥榻上起來,連攬衣的帶子都沒繫上,更沒換鞋子,穿著時稱“屐履”的拖鞋就躥出去了。那個親熱勁,簡直讓前太守無地自容:皇甫規不但積極出迎,還拉著此前未曾見過一面的王符的手,好像前生今世都是好友一樣。
皇甫規招待王符的興頭兒甭提多旺了,史稱“與坐,極歡”。
為現場這一冷一熱的巨大反差,買官的前太守還落了一句諷刺,安定人說:“徒見二千石,不如一縫掖。”那意思是說:哎呀,你這個曾職任太守的老鄉呀,白白乾到二千石的高位,竟然不如布衣王符受到皇甫規的尊重,丟人呀!
當然,本節的主題不在於“恢復王符的歷史地位”,而是透過他作為一個時代指標,來印證劉秀難題的難度。
劉秀難題,本質上是道德持守者震驚於知識精英的整體墮落即多數精英已經不正常的社會現狀,而百思不得其解的思想苦悶。用現在的話來說,這是一個思想文化領域的嚴重失血問題。而就在劉秀在稱帝於鄗縣(今河北內丘)之後,仍有兩個與他抗衡的重量級人物。此二人,一個叫隗囂①,一個叫公孫述。此二人皆為知識精英,在某種意義上講,他倆幾乎是在劉秀難題正式出現之前,就著手解決劉秀難題的。
與同時代的英雄劉崇、翟義的反抗不同,隗囂、公孫述二人選擇了割據。割據也可以說是一種更高階形式的反抗,因為它不但用來反對王莽,也可以用來反對劉秀。後來,他們終於成了劉秀統一帝國的障礙,儘管最後被消滅。
失去道德目標的上將
隗囂是天水成紀縣(今甘肅秦安縣北)人,少年出仕為郡裡的小官。時值王莽盛期,王莽的國師劉歆對這位偏遠地區的知識精英十分器重,“引為士”,估計是安排進了京城長安。等劉歆反對王莽的政變失敗而致身亡後,隗囂就逃歸鄉里。他的逃跑並不只是因為劉歆事敗自殺,而是天下亂勢已定,待在長安不保險,不知哪天讓反王莽的武裝勢力給殺了頭。再說,漢劉皇族的劉玄也已起兵稱帝,群雄逐鹿,他跑回邊疆的老家去,可以待機而動。
沒等他理出頭緒來,他的三叔隗崔和二叔隗義就和上邽(今甘肅天水市東南)人楊廣及冀縣(今甘肅武山縣東南)人周宗,一起大鬧了。這4個人領兵攻佔了天水郡北面的平襄(今甘肅通渭縣西南)。
按進兵原理,他們該向東南進攻長安才對,然而他們卻向西攻平襄,看來是沒大鬧騰頭兒。不過,這幾位似乎懂點兵法,因為在成紀、武山、平襄之間打出一片三角形根據地,基本上具備了進可攻、退可守的條件。
雖然說隗崔、隗義兄弟是隗囂的叔父,但他們的影響力遠不及作為知名學者的侄子。他們與楊廣、周宗殺了王莽派住平襄的鎮戎大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