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堯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屈原精心設計了《天問》的層次結構。從總體上看是宇宙起源――天地形成――天象變化――洪水災難――四方異物――歷史傳說――歷史變遷。具體說來,全詩共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天地山川形成之類的發問,第二部分是對自夏至周人事興亡的發問。先問天地開闢,再問人事興亡,順理成章。第一部分的基本次序是:有關混沌初開――有關宇宙形成――有關日月星辰――有關鯀治洪水――有關禹治洪水――有關洪水後大地的總形勢――有關大地西北的異聞傳說――有關大地東南的異聞傳說。它是自上而下,從自然到社會,順次規範。第二部分是以夏、商、週三個歷史朝代為順序,先寫關於夏後啟立國至少康中興的歷史傳說,中間插了一段后羿一族征服夏王朝的故事;次寫關於商朝的歷史傳說;後寫關於周朝的歷史傳說,從后稷一直問到春秋戰國,最後到楚。
一切想定擬就,成竹在胸,暮春一日,屈原背著女兒小??及翁老漢等眾位鄉鄰,獨自一人攜簡牘登上了玉笥山頂,以石為凳,以石為幾,展簡揮毫,仰天而問,邊問邊記,遂成《天問》的第一部分:
元古之初,天地未開,混沌一片,如何認識,怎樣考察?沒有人類,沒有文字,是誰把它傳述?元氣氤氳浮動,瀰漫無形,充滿整個空間,如何識其原由?日出為晝,日落為夜,為什麼會有光明和黑暗?陰陽和元氣三者結合構成了茫茫寰宇,它們誰是本源?天高九重,工程浩大,是誰籌劃,是誰建立?八根擎天柱豎在何方?大地為何向東南傾斜?九天的邊界在何處安置,用什麼接連?天邊有多少角落彎曲?天地在什麼地方會合?十二辰怎樣劃分?日月靠什麼掛懸?群星為何這樣羅列?紅日在湯谷躍升,直至濛汜駐輪,自晨至昏,一天行多少路程?明月何德,竟能夠死而復甦?明月何圖,竟畜玉兔在腹?惠風在何處吹拂?什麼門關了天黑?什麼門開了天亮?東天未明之時,太陽在何處躲藏?鯀既然難勝治水重任,眾臣為何要將他推薦?鴟龜相銜之言既然毫無根據,鯀為何竟要相信?治水既然順應了民心,帝堯為何要處鯀以死刑?鯀死後屍身棄於羽山,三年不爛,為何竟能夠剖腹而生禹?禹繼父業治水,終於成就了大業,父子治水的原則和方法有何不同?洪水之淵極其深邃,禹為何竟能填平?廣袤的九州大地,禹是根據什麼劃分?應龍怎樣以尾劃地,江河經過哪些地方流下?治理洪水鯀做了些什麼,禹又把哪些工作完成?共工怒觸不周山,大地為何就向東南傾斜?百川東流入海,為何總注不滿?東西與南北,究竟哪個更長?南北略呈橢圓,超出東西幾何?巍峨的崑崙懸圃,究竟座落在何處?傳說的九層增城,它到底有多高?崑崙山上的四方之門,誰曾從那裡進出?西北的大門敞開,什麼風暢行吞吐?太陽哪有照不到的地方,燭龍照耀在何方?羲和尚未揚鞭,若木之花何以發光?哪裡的冬日如春?何處的夏日寒冷?哪裡有石林?何獸會說話?哪裡有無角的虯龍,馱著黃熊在河裡游泳?九頭毒蛇閃電一般,在哪裡倏忽往返?長人守衛什麼山?哪裡有一枝九叉,開花結籽的壽麻?一蛇吞下巨象,它自身有多大?染人手腳的黑水在何處?青鳥居住的三危山在哪裡?那裡的人們都長生不老,他們究竟壽終何時?哪裡有人面魚身的鯪魚?何處有白首、鼠足、虎爪、食人的?o雀?羿為何要射落九日,三足烏的羽毛散失在何方?
寫完了第一部分,屈原返回家中,略作休息,然後借了一條小船,沿汨羅江溯流而上,劃得很遠很遠。不知劃了幾日,行了多少路程,忽一日他調轉船頭,順流而下,不劃槳,不揚帆,任小船悠悠蕩蕩,隨波漂流。他仰望蒼天,俯視江水,邊想邊問,邊問邊記,寫下了《天問》的第二部分:
大禹全力投於治水,視察水情,為何竟遇塗山女,二人結合於臺桑?娶妻生子,傳宗接代,此係一般人的觀念,禹的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