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慶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夥伴。
比起撒丁的商品,法國更想要撒丁的土地。當然撒丁自己也清楚,周圍的法國、奧地利都是一丘之貉,所以作為站隊之王的阿爾貝託選擇了英國人作為盟友。
就算奧地利的工業在列強中再怎麼差,也比撒丁這個非列強要強得多。阿爾貝託也知道這一點,但是英國商品呢?透過賣英國貨,當個中間商不好嗎?
也正是因為如此,格蘭維爾(英國外交家)決定死保撒丁,準備利用撒丁傾銷英國商品。法國、奧地利不是總想讓撒丁開放貿易嗎?這次就讓他們自討苦吃。
撒丁這種跳臉行為,自然是讓基佐和梅特涅憤怒不已,但是可沒有規定必須賣本國貨,所以只能是打碎牙齒往肚子裡咽。
只不過這種做法,就讓撒丁嚴重依賴英國的產品和法奧的市場。很快法國就頂不住了,率先以撒丁的債務逾期不還為由停止了和撒丁的貿易。
這種外向型經濟的缺點就是容易被人控制,然後割韭菜。
撒丁傾銷英國商品,早就搞得中義大利的小邦國們怨聲載道,畢竟和撒丁做生意賺不到錢,誰還想做啊!
於是乎奧地利主導的亞平寧關稅同盟,透過表決將撒丁成功排除在外。那些之前與撒丁有貿易往來的非洲國家,也早對撒丁的做法不滿。
正所謂牆倒眾人推,撒丁的貿易伙伴除了英國之外,紛紛和撒丁解除了貿易關係。這一次撒丁是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英國並不是他的夥伴,而是他的主人。
英國人見到撒丁被孤立,更是喜出望外,眼見目的達到了。又拿出了殖民主義的老一套,打算把撒丁變成英國的菜地,外加軍事要塞。
同時蝗災越過了蘇伊士運河,來到了敘利亞,並且在短時間內就侵襲了奧斯曼帝國在亞洲的大部分土地。
至於為啥義大利鬧蝗蟲,奧地利和法國卻沒事。因為氣候不適合,其中蝗災只蔓延到義大利中部,北部地區受災很小,只不過撒丁島剛好是撒丁王國的重要農業區而已。
同時一場罕見的水災侵襲了英國,大雨持續了數個星期,除了蘇格蘭高地,英格蘭,愛爾蘭,威爾士都有大面積的房屋,農田被摧毀。
泰晤士河的水位達到歷史新高,農作物歉收,糧食價格不斷上漲。由於之前的貿易戰,英國儲備糧被大量浪費無法平抑物價。更讓英國人想不到的是,這僅僅是一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