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慶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颳起一陣東風,襲擊地面一天一夜,到了早晨,吹來了許多蝗蟲,它們一群群地飛來,數量空前絕後,遍佈整個埃及。
它們蓋住了大地,導致天空一片黑暗,它們把冰雹沒有毀盡的植物都吃光了,埃及全境,無論田裡或樹上,看不見一點綠色。
聖經——《出埃及記》
蝗災作為聖經中記載的第十災,其陰影籠罩人類千年從未散去。
“國家不務畜積,不備兇飢人事之失也。兇飢之因有三:曰水、曰旱、曰蝗。地有高低,雨澤有偏被;水旱為災,尚多幸免之處,惟旱極而蝗,數千裡間草木皆盡,或牛馬毛幡幟皆盡,其害尤慘過於水旱也。”
古代東方人將蝗災奉為天災,明知其危害大於水旱,卻也和西方人一樣因為認識水平的有限。
再加上董仲舒、朱熹等儒家名仕的刻意解讀,均把蝗蟲發生的原因直接同惡政聯絡起來,認為蝗害是惡政所致,是上天的懲罰,蝗蟲是神蟲,人不可除,只能讓蝗災自行消除。
於是乎這千年來,無論東西方都沒有一套,可以有效治理、防禦蝗蟲的辦法。
阿里不知道蝗蟲是不是從煙中飛出來的,但是他知道一場久違的大雨過後,整個埃及到處都是蝗蟲,而且比之前任何一年都要嚴重。
“難道真有天罰?聖公會和天主教不是兩個組織嗎?”阿里心中暗罵道“不就是殺了幾個英國人嗎?至於這麼整我嗎?真主也不管管”
夏四月,大旱,七州蝗,寇三邊。
這就是現在埃及、突尼西亞、的裡波黎三個地中海沿岸國家的慘狀。這次的蝗災起源於東北高原,最終席捲了上千公里的土地,從非洲到印度,所過之處,餓殍遍地。
真主不管,但是先知要管,如果埃及顆粒無收,再加上沒有棉花等經濟作物用來交換,那真是不知道要餓死多少人。
阿里把錢都用來發展軍隊和搞軍工,走的還是那條窮兵黷武的老路。指望他能拿出錢,賑濟災民實在不現實,而且也賑濟不完。
“官民協捕,且焚且瘞,尋有群鴉及蝦蟆爭食之,殆盡,禾苗獲全。”
很快阿里就收到了先知使者的指示,以及十萬只雞和十萬只鴨。
阿里對於和先知一起出現的奧地利商船並沒有懷疑,只當是上天的饋贈。他自己也清楚和顆粒無收,農田盡毀的慘劇相比,購買這十萬雞鴨的費用根本不算什麼。
在蝗災席捲非洲大陸之時,地中海對岸的義大利人正在嘲笑購買雞鴨的埃及人愚蠢。
不過很快蝗災便在義大利爆發了,先是西西里,然後是撒丁島,接著整個義大利中南部都籠罩在蝗災的陰雲之下。
義大利邦國紛紛向自己幕後的老大求助,法國和奧地利的糧食一船一船地運往自己的盟國。撒丁由於自身遭到了重創,根本無力支援受災的地區,只能選擇袖手旁觀。
但此時的法奧不同,他們在和英國的貿易戰中囤積了大量的糧食,這些低價糧作為戰略儲備固然好,但是能趁著災情賣個好價錢則是更好。
基佐比較實在,當年12磅/百公斤收購的糧食,現在以2磅的價格賣給教皇國和那不勒斯,轉眼之間又是上千萬法郎的利潤。
奧地利這邊就不能做得那麼絕了,因為奧地利和中義大利(托斯卡納、帕爾馬、摩德納、盧卡)這些邦國的關係更像是臣屬,但是嚐到了貿易甜頭的梅特涅是不會放過這個好機會的。
在梅特涅的帶領下,中義大利和奧地利共同成立一個亞平寧關稅同盟。畢竟在弗蘭茨的建議下,成功的將撒丁也拉入其中。
撒丁加入亞平寧關稅同盟的主要原因,就是它的市場主要在義大利,法國自身有強大的農業和完備的工業體系,撒丁根本就是個可有可無的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