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礦工挖到了原石,由他自己判斷這塊石頭的品質,有價值的交給礦主,沒價值的直接扔掉填坑。
礦主收到礦工認為的有價值原石之後,由他自己再次判斷這塊石頭的品質,由皮殼、重量等一系列因素判定內裡品質高的當場切開,如果判斷不清內裡品質,那麼多數會直接將原石轉手賣出。
後半段操作其實就是我們今天常規意義上的賭石。
後來礦主大多引入機械,所有挖掘出的石頭全部過機器篩檢,篩出來的「好石頭」運到礦主家。礦主只切不確定的,留下確定的加價賣出,達到穩賺不賠。
以上兩種全部人員混雜,礦工既挖礦又負責初步篩選,而礦主幾乎一人負責全部原石的最終判定。
但是趙啟開啟了一條新的礦區經營道路。他分別養了幾個「部門」的員工。
挖礦組只負責挖礦,挖出來都堆在指定區域。由機械組負責把石頭上機器,過完機器的全部運回院子。到院子裡卸貨之後由技術部接手,技術部挨個石頭認真研究之後綜合評定哪些切,哪些賣。
趙束就是技術部的頭頭。
還有安保組,全程保證各環節的安全,尤其是這個院子。礦工都是在當地僱的,但是安保人員和技術人員是趙啟自己養的,直接住在院子裡。
趙啟給的福利待遇比別人高,從不拖欠工資,尤其對安保和技術人員還給提供食宿,在當地算是聲望很高的礦主資本家,不少人拉關係搶破頭都想來這兒打工。
楊慶峰也不例外。
當趙啟提出要培養他繼續學習精雕的時候,他簡直以為自己聽錯了,感恩戴德日以繼夜的鑽研這門手藝,又因為性格踏實穩重,逐漸成為了趙啟的心腹之一。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