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 (第2/3頁)
張大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天堂有路偏不走/地獄無門自來投。&rdo;蘇聯大使館方哪裡肯遂其人所願?自然依國際公法慣例將之交付日本警方。巧的是,這周鴻慶本人預謀投誠的時候,就怕過早出走,反而夜長夢多,是以拖到在日簽證到期,準備返回大陸的一日‐‐也就是簽證到期的當天‐‐才一舉起事。不料日本政府得到此人之時,已經是十月七日午後,而周氏本人的簽證恰恰逾期。日本內閣當局不由分說,將他收押禁見,並且在兩個月又二十天後交付原代表團。
這個事件立時引起軒然大波,臺灣本地學生不多久便在尚未經由&ldo;老頭子&rdo;的黨團授意之下發起不學日語、不買日本貨、不看日本電影、不聽日本音樂、不讀日本書刊的反日運動,&ldo;外交部&rdo;發表譴責宣告,&ldo;駐日大使&rdo;張厲生則奉準辭職。
這一樁糾紛餘波蕩漾,一直到一九六四年一月九日,周鴻慶終於被遣返中國大陸時仍未止息。&ldo;老頭子&rdo;授意當局公開抗議,並宣佈暫時中止對日貿易。一月底,日本首相池田勇人作了緩和表態,還把親國民黨的前首相岸信介派來作特使,才稍事改善了雙方當時的關係。
起初,萬得福只能據他所瞭解的隻字片語推敲:萬老爺子早在十月二日‐‐也就是&ldo;荷風襲月&rdo;的小集當晚‐‐從李綬武的名單和魏三爺的旁證上得知:化名&ldo;周鴻慶&rdo;的莫人傑投誠未果,卻幾乎釀成極大的擾攘。可是等民間的五大反日運動炒熱到高潮之時‐‐也就是陽曆十一月上旬的某日‐‐萬老爺子忽然感慨地將當天報紙往地上一扔,同萬得福道:&ldo;&l;老頭子&r;果然成事不足、僨事有餘!&rdo;
萬得福一聽自然知道這話多的是自言自語之慨,且出言抨擊極峰,更非他的身份所可以接腔應答的。孰料萬老爺子接著又道:&ldo;當初他要是知道我會插手,必定不至於同意;那可不現成是個引狼入室的局面。如今倒好,這樣把事情鬧大了,反而給小日本一個一不做、二不休的臺階。你看著罷!不出十年,小日本非和&l;對面&r;的勾搭上不可。這麼看來,倒是我這步棋下錯了呢!&rdo;
是後,萬老爺子才幽幽向他吐露:原來那莫人傑一直是杭州湖墅一帶過塘行的一霸,與德勝壩項氏一家素稱莫逆;這交情代代相襲,已不下百有餘年。到了抗日戰爭結束之後,項氏一家轉行投資海運,並且將營業重鎮由杭州遷往上海。當時作成這個決定且主其事的就是民國十八年在太湖之濱與他萬氏主僕二人有過交臂之緣與折箭之辱的項迪豪。至於同一時期的莫氏一家卻因為戰爭焚掠和過塘生意的落伍而凋敗了。傳到莫人傑身上,偌大一份家業卻只餘朽木慢船五七條,空頭帳款幾百萬,老宅一幢,還有滿坑滿谷的債務。
莫人傑那年年僅十六,口袋裡除了欠條、當票之外,只剩一本祖傳的《莫家拳譜》。據聞當時項迪豪即遣人致送書信一封,信中告訴莫人傑:項家願意承擔莫家一切債務,且派人替莫家索回在外所有帳款,另於其海運公司之中為莫人傑安插高階職務,且有乾股可以領拿,這些條件只求一物回報,就是將那《莫家拳譜》交給項迪豪研讀三日。項迪豪並公然宣稱:十六年前在杭州高銀巷、惠民街口被北京飄花門孫少華父子當眾羞辱之仇不可不報,然而若要報得此仇,恐怕非修習莫家拳不能奏功。武林史稱&ldo;人言項、莫雙聯手/天下無敵水無邊&rdo;,則甚望莫家賢弟成全則個云云。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