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無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南京城,觀止堂。
周易從書房的書架中,拿出了寫滿了密密麻麻字跡的紙卷,找了個匣子,又叫書童清風僱了一輛馬車。
周易小心翼翼地捧著匣子,坐在馬車上,招呼趕車的師傅,去往皇城。
周易此番去往皇城,當然是找朱元章這個老頭對線,原因主要有幾方面:
一方面是,周易要從朱元章這裡,討一個能夠回家居住,而不是在國子監長居的聖旨。
長居國子監,很多事情都不方便。
另一方面,周易要打消朱元章的顧慮。畢竟朱元章已經從錦衣衛處,看到了周易書房裡面的紙卷。
能夠給朱元章一個解釋,免得朱元章猜疑。
最後一方面,周易也想在朱元章處,想方設法討要些莊園田地,作為周易發展的“根據地”。
周易在馬車上仔細思索著,料想這次進宮對線朱元章,不會出現十分差的後果,便放下心來。
皇城,金鑾殿。
今日的金鑾殿分外嚴肅,朱元章端坐首位。
太子朱標,跪在朱元章身前。
但見朱元章面色嚴肅,聲音威嚴:
“從今之後,咱要你每日和群臣見面,聽斷和批閱各衙門報告,學習辦事。
你一定要記住幾個原則:
一是仁,能仁才不會失於疏暴;
一是明,能明才不會惑於奸佞;
一是勤,只有勤勤懇懇,才不會溺於安逸;
一是斷,有決斷,便不致牽於文法。”
朱元章說完,太子朱標處理政務的幾個原則,視線從朱標的身上,掃向群臣,再看向殿外,豪情滿懷:
還記得,那時龍鳳元年。
朱元章率軍攻打南京城,路上聽到了朱標出生的訊息,喜出望外。
一轉眼二十二個春秋,南京城打下來了,天下也打下了。
長子朱標,沒有辜負朱元章的期許。
在一眾老師的教導下,不但自身文武雙全,而且不論是在文臣大儒,還是統兵武將中,都有著極大的聲望。
朱元章雖然逐漸老去,但長子朱標已經逐漸成長起來,會將老朱家的榮光,發揚光大。
這個天下,再也沒有什麼可值得擔憂的了!
朱元章笑了,但還是努力控制著飛揚的心緒,語氣深沉,殷切囑託:
“咱從作皇帝以來,從沒偷過懶。
一切事務,惟恐處理得有毫髮不當,有負上天付託。
天不亮就起床,到半夜才得安息,這是你天天看見的。
你能夠學咱,照著辦,才能保得住天下!”
“兒臣謹遵聖訓。”朱標恭敬行禮,溫聲回答。
大殿中的重臣看著朱標,儀態端莊,儒雅得體,舉止大方,紛紛跪拜行禮,口中稱頌:
皇帝聖明,太子聖明,大明江山萬世不倒!
周易站在大殿的很遠處,遙遙聽著大殿之中的禮樂聲響,震天撼地。
又和當值的小太監打聽,才知道今天,是朱元章正式要求朱標參政、處理政務的日子。
周易知道,皇帝朱元章一時半會兒,不可能搭理他周易了。
便找了個朝陽的牆根,曬太陽。
朱標參政,算得上是洪武十年最大的事情了,周易當然在歷史看到過這件事。
但親自經歷,所帶來的震撼,卻要遠遠超出在史書中看到的一行文字。
自此,朱標可以稱得上是大明朝常務副皇帝。
再過幾年胡惟庸身死,宰相被廢除之後,朱標會拿到更大的權柄。
可權柄和責任在某種程度上是對應的,掌握了權力,便要為此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