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無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南京城,國子監。
周易站在國子監門前,心中感慨:
國子監,在洪武年間,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機構。
明朝開國初期,能夠治理地方的官員,並不多,某種程度上講,也不需要。
洪武前期,地方上的任務,收稅徵糧,供應大軍北伐的任務,是遠大於教化百姓的。
在明朝初期,甚至很多地方,是由當地的地主大族,擔任一縣主官的。
但隨著北伐大軍的節節勝利,地方上徵稅任務相對減弱。
能夠教化地方百姓,成為了大明地方官員的主要職責。
教化、治理人才缺乏這個問題,便顯露出來。
沒有人才,便培養新的人才。
朱元璋的對策,便是決心開辦國子監,來訓練大量的新官員,進行地方治理。
洪武朝前期,入仕為官的主要方法並非科舉,而是透過國子監的學習考察,派往地方任職。
因此,國子監並非是一個簡單的學校,更像是官吏的培養所。
總覽洪武朝二十多年,國子監的出身的官員,是朝中官員的多數。
國子監出身的官員,上至部堂,下到治河小吏,都有所分佈。
國子監的老大是國子監祭酒,從四品的文官,現在是由宋訥擔任。
宋訥之下有兩名司業,輔助祭酒,對國子監進行管理,是正六品的文官。
餘下便都是八九品的芝麻官,負責教導諸生。
周易擔任的國子監學正,便是最低的一等官,甚至還在助教之下。
周易走到了國子監門前,叩動門環,不一會兒便有人前來,查驗了周易手裡面,吏部的文書,便把周易引進了一個淨室,要周易稍等片刻。
不一會兒,從門外走進來了一個自稱“宋訥”的白鬍子老頭。
這個老頭雖然鬍子雪白,但面目面黑,眼角眉梢,俱是稜角分明。
看上去便是一個鐵面無私,剛正不阿的老傢伙。
“下官周易,見過宋祭酒。”
周易連忙行禮,恭敬道。
“不必客氣。
陛下已下旨給我,令你教導諸生,寫作文章。”
宋訥說道,話語中毫無溫度。
周易有些吃驚,一般人活得越老,便是越慈祥可親,這宋訥,實屬反常。
“還要和諸位前輩多多學習才是。”
周易客氣道。
“你說得對,這裡的學正、助教,均是窮經皓首,至老不倦。
年輕人,能夠學習的地方很多。”
宋訥點了點頭。
周易一愣,這老頭倒是直率。
站在這老頭面前,總有一種學生見校長的感覺。
“這本《古文觀止》,可是你寫作的?”
宋訥拿出了《古文觀止》,問道。
“是家父所作。”
周易老實回答。
“那陛下要你教導的文章,也是觀止堂主人所作?”
“正是。”
“你要細心研習這裡面的文章,不能以《古文觀止》的作者自居。
滿招損,謙受益啊!”
宋訥告誡道。
周易聽了宋訥的告誡,腦子裡面第一時間,便是想到:
莫非,這個老頭也喜歡去行院聽書,被他周易截胡了姑娘?
才有如此大的怨氣。
畢竟,周易也只有在行院這等場所,才以觀止堂主人自居。
再想想,這老頭都六十多了,也可能只是聽到了士子之間的傳聞。
再加上宋訥性格使然,如此告誡。
周易猜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