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虎橋鎮前伏虎橋】 (第2/2頁)
漢家楓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高挑著招牌,一半都是餐飲住宿,很是繁華。
鎮口橋頭矮欄杆柱子上,刻著“伏虎橋”。
一塊大石頭戳在鎮口官道旁,上用應試體刻著三個大字“虎橋鎮”,裡面塗著硃砂。
唔,這應該是位舉子的手筆。
就在這塊寫著小鎮名字的大石下,有幾位行人正在閒談,對話聲飄進方長耳朵裡:
“柱子,我跟你講,這虎橋鎮的名聲,可是有來由的。”
“怎麼講,三叔?”
“看見旁邊那座橋沒?那是伏虎橋。相傳,許久許久之前,雲中山裡曾經有一隻吃人猛虎,它傷人無數,且力大無窮,甚至有傳言它已經成了精,專挑精壯活人進補。”
“那惡虎兇猛難敵,卻又精明異常,陷阱、下毒、圍攻……盡皆無效,多少從外地招募來的好獵手,都折在了它手上,縣裡為此廣發招募令,高額懸賞,卻來了一位普通人應榜。”
“普通人?三叔,下面呢?”
年輕人見自己三叔忽然停頓話頭,忍不住問道。
賣了個關子,那位年長一些的行人,繼續興致勃勃地指點道:“那位普通人,卻是一名走街串巷的炊餅郎,他告訴當年的縣令,之前他曾經因做餅放的糖油過重,差點吃死人惹上官司。”
“糖油過重也會吃死人?”
見到侄子很為這個故事著迷,這位中年路人更是興奮,他比手畫腳唾沫橫飛地講述流傳下來的故事:
“當然,重油重糖雖然美味,但難以消化,於胃腸有極大害處。之前也對惡虎用過毒藥,但是從未生效,縣令抱著寧可信其有的心態,讓小販試試。”
“這個炊餅小販連夜趕製了幾大筐重油重糖的炊餅,使幾位獵戶抬了,倒在惡虎必由之路上,而後隔著幾個山頭眺望,只見那惡虎路過時為香氣所誘,一口氣吃光了幾大筐,臥地休息。”
“一兩個時辰後,那虎忽然大聲咆哮,又蹦又跳,一路摧折樹木山石,直闖到這座橋上,氣絕身亡。縣令命人剖了那虎,見其已經腸穿肚爛,正是吃多了重油重糖的炊餅死於非命,大家一齊稱讚那炊餅郎奇思妙想。”
“當年這裡還是座木橋,這座鎮也叫別的名字,那惡虎死後,縣尊特意出錢重修了一座石橋,命名為‘伏虎橋’,小鎮也被人稱為‘虎橋鎮’,漸漸沒人再叫鎮子本名,最後小鎮索性改了名字。”
年輕人好奇地問道:“那位小販呢?”
“他完成了別人沒法完成的事兒,還了一方安寧,因而拿了縣裡很多賞錢,又娶了嬌妻美妾,在這裡開店,專門賣他家那特色炊餅。”
“據說這也是現在這兒的名吃,伏虎餅的由來,不過那位壯士姓甚名誰,如今已然不可考證,或許你識字的話,可以去縣誌中找一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