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頁 (第2/2頁)
[英]約翰·科斯特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美國而無日本
(6 )美國和日本都參戰
(c )兩國都不參戰
(d )有日本而無美國(這種可能性是令人難以想像的)
所以,事情很清楚,就在日本的十一月二十五日期限的前一週,美國的
外交活動和軍事戰略被相互衝突的力量瓦解了。總統不顧孤立主義者的堅決
反對,已使美國更向英國靠攏,瀕臨同德國公開敵對的邊緣,因而避免在太
平洋攤牌已經是勢在必行了。菲律賓的威懾力量尚未形成,戰略轟炸機的恐
嚇在幾個月內還不會生效。可是由於有三國條約,美國先發制人,襲擊德軍
或日軍,就會點燃兩洋戰爭的戰火。這倒不是邱吉爾想像得出的最壞情況,
但是對羅斯福和他的軍事首腦們卻是最壞的情況,正是這些壓力迫使美國的
對日政策二十年來第一次軟化到和解的地步。
十一月十七日在白宮討論的時候(在東京提出&ldo;b &rdo;項建議之前),來棲
主動建議,總統可以達成一個臨時協議,使他的政府獲得較多的時間:&ldo;如
果日本人現在從印度支那撤出軍隊,美國能否緩和他們的經濟壓力,達到輸
送少量的大米和石油的地步?&rdo;當晚,赫爾告知英國駐華盛頓的公使,
這個主張&ldo;很有吸引力,至少值得一試&rdo;。總統和國務院將竭盡一切力量避
免捲入太平洋戰爭,其理由已在財政部長摩根索同一天提出的備忘錄中闡
明,備忘錄的題目是《消除對日緊張關係並確保擊敗德國問題的探討》。由
他的主要助手哈里&iddot;德克斯特&iddot;懷特起草的備忘錄提出了獲得太平洋永久和
平的條件,使美國可以把它的艦隊調到大西洋。備忘錄要求日本軍隊立即撤
出印度支那和滿洲邊境,分階段撤出中國,換取美國取消石油和貿易禁運。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