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戰事中遇害,桓溫探聽到殺他父親的參與者中就有涇縣縣令江播。桓溫時年十五歲,就已暗下決心,要報仇血恨。十八歲那年,江播去世,三個兒子在靈堂裡暗藏利刃,以防桓溫來報仇。桓溫就懷揣兇器,裝扮成弔喪的賓客,混入靈堂,乘人不備,將仇人的三個兒子一刀一個給捅了。桓溫報仇的事跡被廣為流傳,不但沒有獲罪,還成了一時孝子的典範。(可見當時的法律還真不怎麼樣,被禮教制度凌駕其上。)
成年後的桓溫身材雄偉、性格豪爽且有風度,他的長相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有點&ldo;酷&rdo;,熟悉他的人都認為他是孫權、司馬懿一類的人。由於他的名氣和才幹,桓溫得以娶成帝之女南康公主為妻,官拜駙馬都尉,從此平步青雲,開始了他的官宦生涯。
當時庾氏兄弟在朝中掌權,桓溫與兩兄弟中的弟弟庾翼交往甚厚,這兩位都是朝中的主戰派,一直以討滅蜀(成漢)、胡(後趙)為己任。庾翼也曾多次向成帝舉薦桓溫,希望他不要以對待常人的方式對待桓溫。
庾翼還沒大幹一場就死了,而這時的東晉皇帝也已經傳到了第五任,康帝之子穆帝司馬聃。穆帝即位的時候只有兩歲,是典型的小皇帝,中書監何充控制了朝中的大權。何充對桓溫的才能也十分賞識,於是讓他接替庾翼擔任荊州刺史、安西將軍。東吳大將軍陸抗曾經說過荊楚&ldo;存則吳存,亡則吳亡&rdo;,荊州刺史這個職位對於東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成漢到了李壽末期,已成亡國之勢。李壽派到後趙的使臣從鄴城回來,極力誇耀鄴城的繁盛,宮殿的壯麗,又說石虎完全是靠著嚴酷的刑罰來統治,才形成了這樣好的局面。李壽聽得心裡癢癢的,竟也學著石虎的樣子,大肆修建皇宮,又從治下各郡遷徙了大量老百姓進入成都,充實國都的人口。對付有罪之人,他也用濫殺的方法,大臣們只因直諫就被處死的,不在少數。蜀中民不聊生、怨聲載道。(李壽不學學崛起中的前燕,卻偏偏挑了個外強中乾的後趙來學,&ldo;效果&rdo;就是比後趙還早亡了幾年。)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