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 (第3/4頁)
凌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位老年儒生撫須嘆道:「笑什麼呢?
人各有志嘛!
「不錯!確是人各有志。 另一湖色衣袍的儒生笑著:「有諸客圍坐飲酒,各言其志。或欲生財進寶,或欲為廣陵刺史,或欲乘鸞昇天。一客聞而笑曰:我願兼而有之,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 笑聲中,一位頷下無須的少俊立起,作手勢要眾人肅靜,然後搖頭擺腦地講起另一個故事:「昔日一人下了地獄,應投生人間,因向轉輪王道:要我為人,必須依我心願方肯去。閻王問何心願?此人曰:父是尚書子狀元,繞家千頃五石田。
魚池花果般般有,美妾嬌妻個個賢。充棟金珠並米穀,盈箱羅綺及銀錢。身居一品王侯位,安享榮華壽百年。閻王道:有這樣的好處我自去了,還等到你? 又一陣笑聲鬨然而起,整個樓上的茶客都被這幾個人有趣的笑談吸引了。
柳同春匆匆忙忙上得樓來,一眼見到張漢,又抱怨又急切地說:「大爺,你叫我好找!上茶樓也說一聲啊!……」「同春! 喬柏年驚奇地站起身:「這位張相公是你主人? 柳回春一回臉看到喬柏年,先是驚訝地一笑,後來臉紅了紅,沒有那麼熱情了:「是。你認識我家大爺?」「同春! 張漢也驚奇地說:「你認識這位喬先生?」「是。我們是同鄉。 同春老老實實地回答,轉而一想,不由得驚奇地問:「怎麼,二位大爺也相熟嗎? 喬柏年哈哈大笑,道:「真是無巧不成書啊!「張漢也笑著說:「這就叫有緣千里來相會! 兩人心裡高興,拘束少了,喝茶吃點心,說些輕鬆的笑話。喬柏年初來京師,需要有依託;張漢為了生計和前程,正要尋找來京應試的財主;同春站在張漢身後,也有他的想頭:要是他們倆交得好了,便能間接聽到夢姑的訊息了……滿臉是笑的張漢忽然一愣,夾著水晶小包往嘴裡送的動作也停了下來,微微把頭偏向那些閒談的儒生,對喬柏年使了個眼色。原來他們談起了最使人關心的本科順天鄉試:「……學使遴選八府之秀,有四千餘名;而合天下之拔貢、歲貢、官生、民監,又有一千七百餘名。今年舉人名額只有二百零六人,我看多數將為貢生所得!」「這卻為何? 好幾個人同聲問。
「君不見貢生者,乃四海九州拔尤而進之者,不是父兄為高官,就是家內稱豪富;不是交結縉紳以博高名,就是挾詩文、結壇社以相恐嚇。人人自以為高魁探囊可取,折桂唾手而得,實則哪一個不去通關節,探路徑?生員焉能與之匹敵!「「正是正是!今年北闈出頭怕是極難。一個個考官不是貪財受賄,就是結納權貴。僅同考官李振鄴一人,就不知賣出幾多名額了,哪裡還有公道可言!」「唉!新朝會試已經五科,科場之弊愈演愈烈,孤傲才高之人豈不永無出頭之日了?新朝當政者竟不聞不問!」「這還不明白?分管科舉事務的主考官、同考官哪一個不是漢員?滿大人中誰個識得四書五經?關外人直慡憨厚,恐怕什麼叫通關節還不明白哩。如李振鄴這班少年科舉名進士,哪裡把不通文墨的滿大人放在眼裡!……「喬柏年輕聲問張漢:「老弟,這位李振鄴是何許人? 這一問,正搔著張漢心頭的癢處,他舒心地吁了一口長氣,得意地笑了:「若問別人,我或許略識一二;若說振鄴夫子,再無人比我知之更深的了! 看他那神氣,彷彿儒生議論的李振鄴不是在賄賣作弊,竟是在完成什麼豐功偉業。自明末流傳至今的多年習俗,不是都把那些精通關節路徑的人視為幹才而恬不為怪嗎?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