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通吃 (第3/6頁)
過關斬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較高,化工行業免不了有汙染問題。
至於高精尖產品的製造,則無法聚集產業鏈,而且吸納就業有限。
就比如核磁共振機,雖然是高階的製造業,可那東西一年到頭也生產不了幾臺,也賣不了幾臺,雖然附加價值高,但實際上養活不了多少人。
而且高階製造業對於需要的零部件需求量也低,就比如核磁共振機,一個工廠一年能生產一千臺就算是很不錯的了,其中用到的一些小的零元件,一千件加起來,用個快遞盒子就能裝得下,這點需求怎麼可能形成什麼產業叢集?
汽車工廠的話,一年動輒生產十幾萬臺,乃至幾十萬臺,本身養活幾千人不是問題,再加上上游的零部件供應,一個汽車工廠撐起一座四線城市是綽綽有餘的。
因此不管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任何城市都不會拒絕一家汽車企業的落戶。更何況還是捷豹路虎這種豪華汽車品牌。
豪華汽車品牌,甭管口碑怎麼樣,逼格是擺在那裡的,城市引進豪華汽車品牌的生產基地,說出去也顯得有面子,至少能顯得高大上一些。
而李衛東還在跟福特公司談判的時候,就已經琢磨著將捷豹路虎的生產線從美國移走了。
美國的生產成本實在是太高了,而且又有汽車工會時不時的來搞事情,如果不是為了死磕美國市場的話,真的沒有必要在美國生產。
即便是非要死磕美國市場,其實也沒有必要在美國生產,美國的旁邊就有一個墨西哥。雖然墨西哥的治安差了一些,工人的效率也一般,但比起美國是要便宜不少的。
轉移汽車生產線的話,最佳搬遷地點當然是中國。
中國有完整的供應鏈體系,有滿足任何工業生產的基礎建設,有便捷的物流體系,也有便宜的人工。更重要的是,未來的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哪怕只是單純的想多賣車,也應該將工廠搬到中國來。
而長三角地區原本就有完成的汽車零元件的供應鏈體系,又有世界級的港口,非常適合汽車產業的發展,而且這裡經濟發達,對於豪華品牌的需求量也更加。就比如未來的特斯拉,便是落戶長三角地區。
至於捷豹路虎在歐洲的生產線,李衛東倒沒打算搬遷。捷豹路虎的歐洲工廠位於利物浦,英國畢竟是捷豹路虎的主要市場,而且母公司以及研發機構都在那裡,想要搬走也不是一件容易事情。
其實將工廠設在英國,並不是好的選擇,倒不是英國的工業能力不足,也不是英國工人太貴,而是未來英國會脫歐,這對於英國製造而言是一場嚴重的打擊。
英國脫歐以後,英國製造的工業產品賣到歐洲大陸的難度增加了許多,也因此給了德國和法國這兩個傳統工業強國機會。在歐洲大陸,德系車和法系車的銷量都有一定程度的增長。
歷史上捷豹路虎的ceo拉爾夫-斯佩斯為了抵消英國脫歐的影響,所採取的策略是在法國巴黎建設了新的裝配工廠,在歐洲大陸上銷售法國製造的捷豹路虎。
然而工廠剛蓋好,便遇到了歐洲高舉限制碳排放的大旗,打算禁售燃油汽車,開始推動新能源汽車,捷豹路虎在這方面沒有什麼技術累積,但也只能強行跟進。
接下來又是疫情爆發,市場對於豪華車的需求銳減,兩年後歐洲面對疫情選擇躺平,眼看著市場要恢復了,又遇到了俄烏衝突,豪車依舊賣不動。總之就是人倒黴喝涼水都塞牙。
但就結果而言,捷豹路虎押注歐洲市場的決策顯然是錯誤的,不過他們應該不會改,畢竟捷豹路虎背後老闆是印度的塔塔集團。
蜜汁自信的印度人被歐洲人殖民的太久了,即便是每年鉅虧幾十億,也要在歐洲人面前展現一下印度的雄風!
……
李衛東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