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結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建議,著意招攬吳人,“隨才授任,文武並敘”。太康九年(公元289年),武帝再次詔令“內外群官舉清能,拔寒素”,表現出一種求才若渴的姿態。陸機、陸雲作為江南士人翹楚,自然在徵召之列。
另一方面的壓力來自家族。吳郡陸氏是江東四大家之一,聲勢顯赫人物鼎盛,其中有陸遜、陸抗二人更是孫吳政權的柱石,江南曾流傳諺語說“陸抗存則吳存,抗亡則吳亡”。孫皓末年,有一天孫皓心血來潮,問丞相陸凱:“卿一宗在朝有幾人?”陸凱回答說:“二相、五侯,將軍十餘人。”孫皓因此讚歎說:“盛哉!”
如此盛況已是明日黃花,沒過幾年,吳郡陸氏就隨著孫吳的垮臺跌到了谷底,但是陸氏子孫並沒有忘記這曾經的輝煌,先人的顯赫功業成為他們追思寄懷與激勵自己的最好素材,其中陸機、陸雲二人用力最深。《晉書·陸機傳》中全文記載了《辯亡論》上篇,陸機寫作此文的目的就是“論(孫)權所以得,(孫)皓所以亡,又欲述其祖父功業”。此外陸機還寫了一系列讚頌父祖功績的文章,流傳下來的有《思親賦》、《述先賦》、《祖德賦》等,這方面陸雲也不遑多讓,他也流下了《吳故丞相陸公誄》、《祖考頌》等文章於世。
因此可以想象,陸機、陸雲兄弟一直被族人、世人賦予重振家聲,甚至重振江南士氣的厚望,而兩人也自覺的承擔起這沉重的期望。二陸一生汲汲進取,甚至有時候顯得冒進愚蠢不擇手段,其根源就在於他們肩負的擔子實在太過沉重,而命運對待他倆也確實不太友好。
二陸入洛是在太康十年(公元290年),同行的還有同郡的顧榮,他們三人被為“江南三俊”。當時陸機的心情是複雜不安的,在他流傳下的兩首《赴洛道中作》五言詩中,只見離家的無奈與不捨、路途的艱難與對莫測未來的憂慮,絲毫不見出仕一展宏圖的喜悅與試圖登閣拜相的雄心。
“總轡登長路,嗚咽辭密親。借問子何之,世網嬰我身。永嘆遵北渚,遺思結南津。行行遂已遠,野途曠無人。山澤紛紆餘,林薄杳阡眠。虎嘯深谷底,雞鳴高樹巔。哀風中夜流,孤獸更我前。悲情觸物感,沉思鬱纏綿。佇立望故鄉,顧影悽自憐。”(《赴洛道中作》其一)
讀一下這首詩,悽悽慘慘慼戚,哪像是出去做官,分明就是去流放。
陸機如此鬱結其實也不難理解。
從春秋時期起,以江淮為線,中華大地可以剖成南北兩大塊,北方為中原諸國,自喻為華夏禮儀之邦;南方為荊楚吳越,被鄙視為南方蠻夷。中原諸國發源於黃河流域,荊楚吳越則發源於長江流域,兩大文明相互融合又相互排斥,語言、風俗生活習慣都有較大差異。兩地百姓之間的隔閡較深,中原人總是瞧不起楚人,翻看先秦諸子的書籍,裡面的楚人總是扮演著愚蠢可笑的角色,吳人越人則是斷髮紋身的赤腳蠻夷。這種偏見一直存在著,即使秦末楚霸王項羽得了天下,還要被關中的一個儒生譏諷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北人既然如此傲慢無禮,南人自然也視北人為鬼域,視北進為畏途。
到了東漢末年,南人北人之間的裂縫又摻入了政治因緒,他們被人為地劃入敵對的兩個陣營,此後一百年,北人生活在曹魏政權的統治下,南人生活在孫吳政權的統治之下,他們被徵發入伍,到戰場相互廝殺,成為功成名就的梟雄們腳下的累累白骨。
南北之間民間的怨恨越積越深了,再加上政府之間有意引導的攻訐詆譭,南北之間相互妖魔化,同族之間視彼此為仇敵,南人蔑稱北人為“傖鬼”,北人蔑稱南人為“貉子”,即使不帶貶義的稱謂也帶上政治色彩,南人被稱為“吳人”。
這一場爭鬥最終以北人攻克江南,孫吳政權覆滅而收場。獲勝的北方人絲毫不掩飾自己的得意嘴臉,早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