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白野o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ldo;沒錯。&rdo;莊墨平靜地總結道,&ldo;大到故事框架,小到細節塑造,都是為了其中的人物在服務的。&rdo;
田恬啪嗒一按原子筆芯,求知若渴地嘩嘩嘩開始記錄。
&ldo;他的故事框架的確不怎麼樣,他的行文同樣很混亂,這其實是相通的,歸根結底,他並沒有想清楚自己要塑造一個怎樣的人物,只是想寫一隻公狐狸對王爺報恩的故事,覺得這很萌,很有意思,於是他的所有人物形象僅限於標籤:公狐狸,王爺。其他內在的性格,根本就沒有。
&ldo;這隻狐狸他勇敢,還是怯懦?小氣,還是大度?他的性格是開朗的,還是狹隘的?他安安靜靜,還是喜歡說話?同樣,這個王爺,他接受過怎樣的教育?他擁有怎樣的過去?他跟他的兄弟姐妹關係如何?他對動物成精有看法麼?如果有,這種看法起源於哪裡?這些問題非常重要,因為主要矛盾有兩條,一條是奪嫡,一條是人類與妖精的陳見,這些人物在故事裡要處理這兩個矛盾。
&ldo;然而,你通篇看下來,發現你根本就不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你一無所知,為什麼?因為作者也一無所知。他不認識他筆下的這兩個人,只是想寫一個感人的愛情故事。但事實上,吸引讀者的從來並是愛情本身,而是兩個他很感興趣的人物談戀愛的過程。如果人物本身平庸無聊,甚至精神不穩定,讀者依舊會對他們的經歷毫無興趣。&rdo;
&ldo;唔……很有道理。&rdo;田恬思考了一番,不得不承認他說到了很關鍵的一點。即使最後高潮的時候,狐狸差點死了,文中的人們都深受感動,他這個在讀者卻無動於衷。只是這還是不能解釋為什麼大框架和細節行文是同一個問題。
他表達了他的費解,莊墨覺得他有必要去買一本《故事:材質、結構、風格和銀幕製作的原理》看看:&ldo;大框架清晰的作品,小細節也不會崩到哪裡去。與之同理,細節混亂的作品,他的故事也牽強得圓不起來。為什麼?因為塑造人物只有一個最基本的公式,那就是做好刺激-反應單元。不論是寫大綱,還是安排情節點,乃至於細節塑造,都只有這麼一個公式。做得好的全都做得好,做得爛的什麼都不行。
&ldo;我先告訴你什麼叫刺激-反應。總的來說,就是人類遇到外界刺激然後採取的言行舉止。在大綱構思階段,主人公會被賦予一個目的,他想完成一件什麼事,然後他遇到了困難,這個困難迫使他必須做出選擇,以達到最後的勝利,人在選擇中體現了他的性格。
&ldo;還是以這個狐狸報恩的故事為例。文中的狐狸,他要報恩,但是橫亙在他面前的是人狐有別,以及激烈的朝廷紛爭。如何處理人類與狐狸的矛盾衝突,如何處理他和王爺的矛盾衝突,這就決定了這個故事的大致走向。
&ldo;王爺落難,他因為人類與妖精水火不容,而選擇拒絕伸出援手,那麼這就是個膽怯自私的人;他不但拒絕還倒打一耙,他就是恩將仇報的人;他為了自己的恩人捨身忘死,他是個高尚的人……看到沒有,這三個故事根本不一樣,即使有同一個起點,狐狸對於刺激的不同反應還是會把故事帶向不同的路徑,而這種選擇也把他的人設在大綱層面立住了。
&ldo;好,現在我們選取了其中一條,他打算報恩了,他又如何採取行動?如果他勇敢,他會與王爺在第一章相認,光明正大;如果他懦弱,他可能就只會在暗處施展法術幫助恩人。他很小氣,他報恩的時候也吝於付出;他若大度,那會願意豪擲千金。他很開朗,遇到人類對自己的誤會會一笑置之;若是狹隘,就會對此耿耿於懷。他安安靜靜,就會在行動的時候儘量不引人矚目;他嘰裡呱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