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東坡 (第1/2頁)
長安清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今天舒雅婷,唐小綸倆人又在一起讀書,今天讀《蘇東坡傳》最愛之蘇東坡。 蘇東坡,被譽為“千古第一奇才”,我從學生時代就已然成為他的忠實粉絲,近年以後當我讀到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時,讓我更加堅定自己的信念,他就是我人生的燈塔。他是文學家,是畫家,是書法家,是美食家,我喜歡他的多才多藝,更敬佩他堅韌曠達的人生態度。 年少的東坡以一篇《刑賞忠厚之至論》名動京師,讓主考官歐陽修大為讚賞,向皇帝進言,日後有宰相之才,正是因為他才華橫溢,又反對新法變革,個性直率,所以在朝廷中屢受排擠嫉妒,因此蘇東坡大半生都在顛沛流離中度過,其中大的貶謫就有五次,不是被貶就是在被貶的路上,別人貶到哪裡都是悽風苦雨,唯獨他貶謫到哪裡都是自得其樂。當他被貶黃州時,窮困到全家靠挖野菜維持生活,可他沒有絲毫抱怨牢騷,而是脫下文人的長衫,躬耕城門外東坡荒地,學習種地技巧,與農人僧人為友一起騎牛唱歌,夜遊赤壁,寫下了“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豪放詞句;當被貶嶺南時,他怡然自得,釀萬戶春酒,欣然享受嶺南荔枝,寫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佳句;當他被貶海南時,苦中作樂靠海吃生蠔,寫下了“便與春工。染得桃紅似肉紅”的名篇。 本書讓我更加認識了一個鮮活的東坡,生活中的他幽默風趣,儼然沒有高山仰止、遙不可及的巨儒形象,他善於同別人玩笑,不分年齡大小官職高低,其俏皮可愛深受大家的喜愛。作為地方官員,他在杭州興修水利,自己捐獻五十兩黃金創設病坊以治療貧困的病人,在潁州時他屢次上奏朝廷減免百姓賦稅徭役。從政期間,先後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他抗洪水、挖煤炭、抓冶鐵、勸農桑、修水利,即使62歲被貶海南,這個被中原人稱作“鬼門關”的險惡蠻荒之地,他還手把手教會土著居民耕犁種地,建立學堂,教授詩書禮樂,在他的教化下海南出現了歷史上科考第一位進士,那就是他的學生薑唐佐。他不斷在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古代優秀知識分子“兼濟天下”的品行和操守。 一路走來我心疼他仕途失意命運多舛,但我更驚歎於他樂觀堅韌超然灑脫,面對人生中一次又一次狂風暴雨的打擊,他寵辱不驚、閒庭信步,假如換成是我恐怕早就身心疲憊、萬念俱灰了,可他卻以樂觀開朗的笑容去直面一切挫折,即便自己身處逆境,依然常懷對百姓的關愛,由此可見他是一個內心非常強大的人,而精神內心強大的根本原因是他對人生的真誠熱愛,再無趣苦難的生活到東坡這裡都變成了有趣的經歷,他是那麼善於發現並創造生活的趣味,在失意潦倒的生活中竟然奇蹟般發明了東坡肘子、東坡豆腐、東坡肉、東坡魚、東坡涼粉、東坡餅等美食,還自己釀米酒,我想,他就是一個真正懂得浪漫生活的人。 請不要說東坡離我們很遠,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會在不同的人生境遇裡與他相遇。當面對學習時他提醒我們: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遭遇擇業的困惑時他鼓勵我們: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迷茫時他告訴我們: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面對突如其來的失敗時他寬慰我們: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當痛苦糾結,心懷執念時他開導我們:江山風月,本無常主,閒者便是主人;當直面生離死別的痛苦時他勸慰我們: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東坡一生有八千多篇詩文,其中《定風波》是我最喜歡的一首詞,在此與大家分享: 《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 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 也無風雨也無晴。 這首詞是東坡貶謫黃州第三年所作,他們一行人在去沙湖的路上遇到了大雨,雨具已經被僕人先行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