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阿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張遼詫道:&ldo;不錯,果然有此一說。督帥至我軍中不過月餘,想不到竟知道得如此之多。&rdo;
我道:&ldo;為將者,必須對軍營中任何事情都爛熟於胸。所謂知己知彼,先知己。不明己之長短,如何能使我軍上下一心,又如何能因敵情變化而隨心所欲地改變戰術呢?&rdo;
張遼點點頭:&ldo;督帥之言,大有道理。小將在軍中多年,總算明白這點,將士一心時,則戰無不勝;一旦大家離心離德,該勝的仗也可能打敗。&rdo;
我道:&ldo;例如,將軍故主呂溫侯?&rdo;
張遼臉色一變時,我已笑道:&ldo;現在,我軍只怕又另有傳言了。&rdo;
張遼道:&ldo;督帥聽到什麼?&rdo;
我道:&ldo;軍中飛都尉,迤邐似蝸行,三日走二十,六日方半百。&rdo;說罷,哈哈一笑,轉身而去。
早餐已畢,我向宋亮問起其他營的情況。此次曹操雖然把全軍指揮權交給了我,但因出動的大將都是頂尖將領,每人各有五百親軍,所以仍舊分為了四營,北營是關羽,西營徐晃,東營張遼,我統率的二千虎豹騎坐鎮中央。因為目前尚在曹家勢力範圍之內,所以沒設南營。但我仍讓李齊率三百騎在後方離大軍數裡處扎一小營,以備不測。
宋亮憤憤道:&ldo;關將軍和張將軍營中比較安靜,惟有徐晃將軍營內,七嘴八舌,十分嘈雜。要不要去制止他們?&rdo;
我心想:&ldo;原來這時候就有七嘴八舌這個詞了。&rdo;上樑不正下樑歪。顯而易見,徐晃目前的治軍水平,還不及張遼,屬有勇無謀之輩。張遼既然沒說服,徐晃不會聽我的。懶得理會,道:&ldo;李齊不在,你辛苦些,先去整好我們自己營裡的事。他們左右是三日二十,六日半百之類,不用管他。吵得兇了,徐將軍管不了,還有關、張二將軍呢。&rdo;
宋亮無奈,道:&ldo;是。&rdo;退出帳去。
典滿道:&ldo;飛帥真是大度,換了任何一個人,也都忍不下來。&rdo;他跟我以後,遵照我的囑咐,隨其他人一般改口稱我飛帥,不再恩叔恩叔地叫得我肉麻。
我道:&ldo;這三位爺個個是丞相愛將,好在都還識大體,我自然不能再要求多。嗯,小滿,困不困?&rdo;我曾惡作劇地稱他&ldo;阿滿&rdo;,結果嚇得他差點要捂我的嘴。曹操忌諱這個,亂叫者滿門抄斬,戶滅九族。他身為曹操內侍,比誰都明白。
典滿大嘴一張:&ldo;嘿!我不困。&rdo;
我笑笑:&ldo;就知道你不困,那好,來,我們再切磋切磋。&rdo;
典滿喜道:&ldo;是。&rdo;雙手遞過金銀戟。
我拔出那口從沒用過的斬馬長劍,道:&ldo;今天我試試你的戟法練得怎麼樣了。&rdo;
典滿疑惑道:&ldo;飛帥用劍?&rdo;
這四十餘日中,每日閒著,我都要和他切磋研究。初時我用刀,他用戟,攻守間互相指正對方毛病。我因為只見過韋巧巧的韋氏雲龍刀的基本招術,使將出來不免漏洞百出,全然不是那麼回事。典滿心眼實在,看出我果然沒得到真傳,以為真如我言,是當時時間太短,年齡太小之故,故此一一與我拆解,指點十分詳細具體。反而我見他戟招法度森嚴,無常十一戟毫無破綻,跟我所學實是不相上下,就不多嘴了,老老實實地重學雲龍刀。我根基雄厚,領悟極。典滿還以為他教授有方,很是得意,把自己的體會和父親多年的實戰經驗傾囊相告。
可這麼一來,我不好意思了。池早的話只好徹底拋之腦後,待刀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