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淨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又西、又西”之類的句子,繞來繞去頭昏腦脹,令人厭煩,但也因此更顯得平實可信。對於這樣一部無奇不有、無所不包的上古奇書,任何結論都還為時尚早。
我們感興趣的,是載於其《海內經》中的這樣一段話:
“西南有巴國。太皞生鹹鳥,鹹鳥生乘厘,乘厘生後照,後照是始為巴人。”
單看這句話,一點文采也沒有,平白、直露,但又語氣從容,勿庸置疑。也正因為它沒有文采,我們才可以痛快地排除當初那位不知名的作者可能存在的其它動機,而更多地相信這句話的真實——西南某地有“巴國”,它的臣民是“巴人”!
可是,除了“太皞”在人們腦海裡還多少有些印象以外,“鹹鳥”、“乘厘”、“後照”都十分陌生。是人名?地名?物名?還是某種儀式或活動的稱謂?不知道。
《山海經》裡關於巴國的記載,其實還不止這一句。《大荒北經》裡記錄了一個怪異的形象:“西南有巴國,有黑蛇,青首,食象”。《海內南經》裡還提到夏帝“啟”的一個臣子名叫“孟塗”,曾經“司神於巴”,更是一個身份明確的巴人。
這是我國曆史上第一次在確切的文獻中提到“巴國”。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巴人之謎
“巴人之謎”,正在成為當代中國最為引人關注的歷史謎團。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巴蜀銅器”出土,巴文化第一次進入人們的視野;近些年三峽地區和鄂西清江流域豐碩的考古成果,更使巴人之謎再度成為眾目睽睽的焦點——
巴人從哪裡來?跟我們有關係嗎?他們為什麼在中國歷史上攪起那麼大的風浪,卻又最終選擇了沉默?曾經的巴國與中原文明之間究竟有過哪些糾纏?它的強盛和衰落又寓示著什麼?
所幸的是,這個古老的方國並不像亞特蘭蒂斯那樣虛無漂渺,反而留下了不少線索。它神龍見首不見尾,在公元前316年就已衰亡,為強大的秦國所滅。這一年,孟子57歲,莊子54歲,屈原25歲,西方的柏拉圖剛去世31年。從那時起,中國開始建立起比較完備的記錄歷史的制度。因此,《山海經》以後,不論是在晉代常璩所著的《華陽國志》,還是在《左傳》、《世本》、《史記》、《後漢書》等著作中,我們都能找到巴人的身影。
從有限的典籍中我們得知,在公元前人類啟蒙時期的漫長歲月,古代的巴人集團至少存在了2000年,他們的足跡可以上溯到傳說中的三皇五帝,夏禹問鼎中原之前即已立國。由他們所建立的巴國曾經雄踞中華,一度“東至魚復,西至僰道,北接漢中,南極黔涪”,盛極一時。如果說大西洲的傳說還令人將信將疑的話,那麼東方的巴人卻是真實地存在於遠古的中華大地。
說也奇怪,就是這樣一個強大的民族,卻沒有自己的文字記錄。是他們的文字沒有形成系統,還是對自己的歷史沒來得及進行書面記錄,擬或是有過自己的文字和記錄卻因為其它的原因沒能流傳於世?不得而知。古代的巴民族早在秦漢時期就已隨著巴國的滅亡而四分五裂,其民族的早期歷史在先秦時期的記載中也大多被忽略。散錄於其他古代文獻中的早期巴族事蹟,或隻言片語、吞吞吐吐,或怪異離奇、傳聞追述,使得巴人的來龍去脈依然迷霧繚繞。
有人要問,在中國漫長的歷史長河裡,曾經短暫出現而又最終消亡的方國、城邦數不勝數,怎麼偏偏抓住巴人和巴國不放?就拿西周初年分封諸侯來說,史傳“周之所封四百餘,服國八百餘。”(《呂氏春秋&;#8226;觀世》),或曰“……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國。”(《荀子&;#8226;儒效》) ,可見當時已是小國林立。再往後一些,單是春秋時期,見於史書的諸侯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