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渣木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有你找的草藥,我哪能煲出涼茶?若大夫願意,我還有幾種草藥請你幫忙找找,我再試試另外幾種涼茶。”
大夫欣然答應。
他帶著小丫找草藥、識草藥、辨草藥,不但採了一大堆草藥,還教出小丫這個小徒弟。
小丫把又一籮筐草藥背進屋:
“娘,我已經好了,還要那麼多草藥做什麼?”
“娘有別的打算。”桂如月說。
到了圩日那天,桂如月三更半夜就起床,把家裡的碗全都裝到獨輪車上,鍋、草藥也帶上,還放了一捆柴。
小蘭和她一塊出門。
母女倆趕到鎮上時,天剛麻麻亮,街上一個人也沒有。
她們解下東西,開始燒火,煲涼茶。
一股濃郁的中藥味傳遍整條街。
陸續有人來擺攤了,一個賣蘿蔔的阿嬸捂住鼻子:
“大娘子,你這煮的什麼東西啊?怎麼好似藥味!”
“阿嬸,我這是在煲涼茶。”桂如月說。
涼茶?
左右小攤販都探頭張望。
前邊就是茶攤,人家賣的都是熱茶,一文錢一碗,老主顧都愛上那兒去。
這大娘子還買的是涼的茶,怎麼賣得過人家?
“我這涼茶不是涼的茶,是一味有藥效的茶。阿嬸,我看你舌苔赤紅,有些上火,是不是有口瘡?”桂如月問。
那阿嬸點點頭。
“那你正適合喝我這涼茶,可以降火祛口瘡,要不要試試?”桂如月問。
一聽可以祛口瘡,阿嬸有些興趣。
“多少錢一碗?”
“兩文。”桂如月說。
阿嬸馬上把頭縮回去。
“兩文錢!加個一文能買雞蛋了,我是瘋了才拿兩文去買一碗水,也不知道有沒有用!”
其他小攤販雖然也生了口瘡,但能治療口瘡的藥,他們可沒聽說過。
誰知這大娘子是不是騙人?
況且還要兩文錢。
茶攤的茶水才要一文呢。
一時間,街上人潮熙攘,桂如月的涼茶攤卻無人問津。
眼看日頭越來越高。
趕圩的人都是趁早,一般到了中午,該買東西的都買完了,街上的人會越來越少。
涼茶再賣不出,今天這個圩,她們大機率是白來一趟。
張小蘭著急:
“娘,咋辦呀。”
桂如月仔細一思量,她這選址不對。
“走,小蘭,我們換個地。”
桂如月把攤子搬到燒餅鋪子旁邊。
這是鎮上最有名的一家燒餅,天天人滿為患。
許多人趕圩就為了吃上這一口。
兩個買了燒餅的人走過。
“還別說,天再熱,我也還是想著吃一個熱熱的燒餅。”一個說。
“我也是,就好這口,最近嘴巴都生瘡了,還是忍不住要吃!”另一個說。
桂如月從老李頭那裡借來幾個筆和紙,寫了大大的“涼茶”二字,貼在鍋上。
然後開始吆喝:
“涼茶涼茶,賣涼茶了!口乾口苦,口舌生瘡,喝了涼茶,一日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