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過十一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地聯絡在一起,原有的隔絕被打破了,世界成為唯一的競技場,其結果就是贏家更少,而贏得的戰利品更多。特別是“全球化”的浪潮使原來的貿易壁壘不復存在,一個成功的企業就可能在全球擊敗所有對手,成為世界各地人們普遍使用的某種商品的唯一供應者。
贏家通吃意味著具有某種優勢的人或組織以自身的優勢資源為依靠,擊敗處於劣勢的對手,從而贏得更多資源,這是一個不斷發展的“滾雪球”過程:你贏了—次,就更加強大,也就有可能一直贏下去,並不斷髮展壯大。
我們以兩個國家—阿根廷和美國作為國際經濟中馬太效應的例證。阿根廷正處於歷史上最嚴重的經濟危機之中,投資的減少使經濟復興乏力,而經濟不振又引發一系列問題,如失業率上升、通貨膨脹等。人們紛紛湧進銀行提取存款,為了避免發生金融災難,政府只好嚴格限制民眾從銀行提款。然而這一無奈之舉卻引發了更大的動盪,社會動亂,政權更迭,整個國家在危機中越陷越深。有人評論:如果阿根廷是一家公司,那麼它早該宣佈破產了。
而美國早在10幾年前,就已經成了純債務國,至今它所欠的國債已達數萬億以上。相比之下,將阿根廷拖垮的“鉅額外債”不過是個小數目而已。美國的金融市場也不是毫無風險的,安然公司倒閉,眾多大企業、大公司涉嫌在財務報表上造假等等就是明證。如果這些事發生在一個像阿根廷那樣的國家,後果肯定是毀滅性的。然而美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受投資者青睞的國家。原因很簡單:美國是個“大”國,人們相信它的經濟實力和發展潛力足以消解種種不良因素的影響。而阿根廷相對而言則是個“小國”,沒有人敢把賭注下在它身上。
在前面對馬太效應的分析和解釋中,你也許注意到了一個概念:資源。這是馬太效應的核心奧秘,或者說,是推動馬太效應的內驅動力。
正如一句古語所說“多財善賈,長袖善舞”,你擁有的資源越多,就越有可能獲得成功,成為“贏家”。其原因是:更多的資源首先表現為更強的能力。正如—個本錢越多的人贏得也就越多,即使利潤率相同,一個本錢超過對手10倍的人,利潤額也會高10倍。況且,佔有更多資源者往往利潤率更高,他可以透過大規模的生產和銷售降低成本,並以較低的價格吸引更多消費者,在競爭中取得優勢。
擁有豐富的資源還意味著更強的抗風險能力。在經濟社會中,蕭條期是不可避免的。當整個環境不景氣時,中小企業紛紛倒閉,而大公司卻有更多回旋餘地,可以透過緊縮開支、裁員等措施熬過“嚴冬”。
最後,正如萬有引力定律所闡明的:質量越大,引力越強。資源豐富者對每個人都更有吸引力:它的員工忠誠度更高,歸屬感和自豪感更強;它的客戶和合作者對它也有更高的認同感。
比較優勢—貿易能使每個人活得更好
比較優勢是做同一件工作的機會成本的大小。各方生產並出售自己有比較優勢的產品或勞務,購買自己不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或勞務,各方都可以獲益。在經濟學領域,比較優勢是在兩種或多種情況之下,選擇一種能夠達成利益最最佳化的方式進行商業活動,以最有利的條件,贏得最大的利益。
萊思是一名優秀的廚師。退休後對餐飲依舊情有獨鍾的他經常到許多舉行家庭聚餐的家中做主廚。他文化程度不高,但心靈手巧,做家務更是迅速麻利。然而,雖然家務這種活對他來說易如反掌,但是他自己還是請人來打點這一切。有朋友問他為什麼不自己幹家務,他笑著說這樣合算。別看他不知道經濟學,其實他的行為表明他是按經濟學的一個重要原理—貿易有利於雙方行事的。
應該說,萊思無論做飯還是做家務都很麻利,他僱的小時工蘇珊哪方面都不如他。但僅僅由於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