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採山茶 (第1/3頁)
寒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秧田裡的小秧移栽完成以後,田地裡的油菜籽還沒有到該收割的時間,應該還得等上二十來天的樣子。
這個時候山裡的茶葉也到了最好的採摘時間,春茶是一年中採到的最好的茶葉。
趁這段空閒的時間,村裡就有不少人上山採摘著自家的茶葉。
早上,二嬸跟三嬸約著一起來到張安家裡。
“大嫂,苞谷地的茶葉可以掐咯,我昨天去看來,發的太多了,再不掐了過幾天就老了。”
原來是二嬸跟三嬸來家裡喊自家母親上山採茶葉。
王芳想了想,這段時間的茶葉是最好的時間,也正好趁閒。
所以今天二嬸跟三嬸一喊,王芳也準備好裝茶葉的竹簍跟口袋,帶夠了到山上喝的茶水,三妯娌有說有笑一起上山去採茶。
長箐村裡的茶葉是自己家栽在自家的地裡,並不是集中種的茶山,所以每年都是自己採摘自己地裡的。
但是有許多村子附近有很多的村子,他們村裡是種的有茶山的,都是那種山上沒有水的梯田,裡面種滿了大片大片的茶葉。
尤其是那些少數民族的村寨裡。
每當他們去採茶的時候,山上可熱鬧了。
長箐村裡也有許多苗族跟布依族的人家,他們已經跟漢人混居習慣了。
但是大山裡還是有不少的苗寨,裡面全是苗族人家。
每年春季,他們寨子裡都會組織全村的女性到山上去採茶,而有的地方為了宣傳,就演變成了只有村裡的少女少婦去採摘茶葉。
搞得比較紅火隆重的地方,還會讓這些採茶的姑娘們都穿上自己民族的服飾,看起來可好看了。
而且在山裡幹活的時候,聽到歌聲都不用驚訝,一看就是有人嗓子癢了,或者想唱個歌兒。
但是在山上人多的時候,有一個人唱了出來,有的人聽了就會接過去唱,然後演變成了對山歌。
因為這個是她們族裡的一種傳統習俗。。
採茶的時候,山上人會很大,所以但凡有人開口,就會有一群人接。
這還是屬於民間自己組織起來的,還有那些特意組織採茶,換好服裝的村子,那樣的歌會就更加的盛大,聲音能傳到很遠處以外的山頭去。
這就演變成了後來每年到山上採茶的時候,都要連續唱上好幾天的山歌。
這也是一種非物質遺產文化。
今天張建國一早就被村裡的人家請去做活了,王芳上山採茶葉了,就得張安做飯了。
中午,張安把午飯做好,一個人吃完以後。
找出來家裡四四方方的鋁飯盒,裝了滿滿一飯盒的飯菜。
又到二叔跟三叔家問了一下,需不需要幫忙送飯上山給兩個嬸嬸。
很快,張安帶著三個裝滿飯菜的鋁飯盒上山了。
大虎跟二虎一早就跟著王芳上了山,只有小虎在家裡守著張安。
這會張安出門了,它便跟著張安屁股後面走。
從村後的小河溝沿著山路往上走,等到走進山上的時候,偶爾就聽到了一陣歌聲傳來。
聽聲音就知道這唱歌的主人還很遙遠。
張安走到苞谷地裡的時候,自家老媽跟兩個嬸嬸,雖然是各在各家地裡,但是一邊動手採著鮮嫩的茶葉,一邊嘴上還聊著家常。
“媽,二嬸,三嬸,來吃飯咯。”
二嬸跟三嬸在地裡還說著,張安來給送飯了。
三妯娌找了個乾草地坐下來吃飯,她們都沒想到張安會來送飯,原本打算到下午一兩點的時候回家吃飯的。
這下張安來送飯了,吃完飯就可以繼續幹活了。
“小安怎麼想起來送飯啊,我們還打算一哈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