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浪子”,人稱“浪子宰相”。陳東領導人學生,反對投降,曾上書言其罪。欽宗不得不讓他出知鄧州,又提舉亳州明道宮。臨走時李邦彥又推薦同是投降派的唐恪繼任宰相。”
小冊子上評價道:大奸臣。
趙樸輕笑道:“大奸臣未必,也是可憐人,只可惜生不逢時!”
“白時中,字蒙亨,壽州壽春人。進士出身,累官為吏部侍郎,因事出知鄆州。不久又得召用。政和六年,拜尚書右丞、中書門下侍郎。宣和六年,擔任太宰兼門下侍郎,封崇國公,一切奉蔡京父子的意志。靖康之變時,時中建議欽宗棄城逃跑。後被彈劾懦弱。不久卒。”
小冊子上寫評論道:大奸臣!
趙樸又笑道:奸臣倒是未必,只是性子有些闇弱,身為宰相,是他最大錯誤!”
“吳敏,字元中,真州人。大觀二年,辟雍私試首選。蔡京喜其文,欲妻以女,敏辭。因擢浙東學事司幹官,為秘書省校書郎,京薦之充館職。中書侍郎劉正夫以敏未嘗過省,不可,京乃請御筆特召上殿,除右司郎官。欽宗既立,上皇出居龍德宮,敏與蔡攸同為龍德宮副使,遷知樞密院事,拜少宰。敏主和議,與太宰徐處仁議不合,紛爭上前。御史中丞李回劾之,與處仁俱罷,為觀文殿大學士、醴泉觀使。頃之,言者論其比蔡京父子,出知揚州,再貶崇信軍節度副使,涪州安置。”
小冊子有評論道:大奸臣!
趙樸臉上笑,只是道:“世界上,哪有那麼多奸臣!”
徐處仁,應天谷熟人,字擇之。北宋末年大臣,欽宗朝宰相,神宗元豐間進士。大觀間,知永興軍,反對童貫強平物價,以為如此則商賈不通,物價反增。入朝,奏請量入為出,節浮費,罷橫斂。欽宗即位,建言儲糧裝置以御金兵。金軍北撤,又請伏兵襲其後隊。靖康元年,為中書侍郎,旋拜裁決權,然於大政無補。旋罷相。
小冊子評論道:大忠臣。
趙樸笑道:“總算是遇到一個忠臣!”
“唐恪,字欽叟,宋餘杭錢塘人。北宋末年大臣,欽宗朝宰相,4歲喪父,後以父蔭登第,哲宗紹聖元年,歷任郴縣尉、榆次知府、擢提舉河東常平、江東轉運判官,至少宰兼中書侍郎。宋徽宗大觀三年,任屯田員外郎,奉命招降西南邊疆地區少數民族起義軍有功,升為右司員外郎、起居舍人。未幾,命為河北都轉運使。出入中外,因與中貴人不合,被降為梓州、滄州、揚州、滁州、潭州、杭州知府。政和七年,黃河決口,汴京危急,唐恪受命浚治始除水患,以功升戶部侍郎。靖康元年,進拜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金軍南侵,引起朝野震動,唐恪與耿南仲等力主和議,主張放棄三鎮求和,反對並排擠朝中主戰派。欽宗逐吳敏、徐處仁等出朝,任命唐恪為宰相。金兵入汴,攻至,各路勤王軍集結前來參戰,主和議,割三鎮,而恪下令不得妄動,於是勤王軍不戰而散,為御史所劾,罷相。後金軍提出劃河為界,河東、河北地區全部歸金。唐恪慫恿欽宗致函金兵統帥,表示完全遵從,引起全**民憤怒,在隨從欽宗巡城時遭到軍民的唾棄和怒打,被迫辭職。徽、欽二帝北擄後,金軍立張邦昌為皇帝,唐恪予以支援,但在推戴狀上簽名後就服毒自盡。”
小冊子評論道:“毀容參半!”
趙樸道:“聰明人是悲劇的!”
“歐陽珣,字全美,又字文玉,號歐山,學籍吉州廬陵,鄉籍泉州**潘湖,歐陽詹之十世孫。他少聰而敏慧,稍長就學於仁穎書院,北宋徽宗崇寧五年丙戌與本邑儲敦敘同登蔡凝榜進士,調崇安尉,有主簿者貧不妄取卒於官,歐陽珣傾囊以賑其行,人皆義之終,丁父憂,珣立於靈堂前,其葉累百,人謂其忠孝兩全。不久河南開封城外圍失守,京城很快就被金兵攻陷,歐陽珣與欽宗被俘押送到燕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