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5頁)
瞎說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譯者序
兩三年前,我和幾位同仁曾想為心理學的大眾化、科普化做點什麼。可是做點什麼呢?沒錯,我們能做的就是翻譯一本“好書”。“好書”的標準在我看來至少包括兩點:內容科學、邏輯嚴謹卻又通俗易懂、語言風趣;酷似專業書籍卻也是大眾讀物。
《心理醫生為什麼沒有告訴我》(原書第4版)就是這一類的好書。書中介紹的整合療法可以根據個體的人格特質,生理、心理狀況,以及表現出的症狀,從放鬆(不同於一般意義的放鬆)、身體鍛鍊、日常飲食調節、正念冥思等方面,配合暴露療法、脫敏療法、內觀療法等制訂出個性化的治療模式,再結合藥物治療,從而取得很好的療效。作者Edmund J。 Bourne博士(美國加州焦慮治療中心前任主任)以生動的案例和簡單的語言詳細闡述了應對焦慮和恐懼的各種技巧,就像是指導一位老朋友如何打球一樣,他手把手地、一步一步地教讀者如何放鬆、逐步暴露、克服消極自我對話等等,這些都是在日常生活中簡單而有效的自助技巧,是現代社會高壓力生活方式下的必備之術。
不過,要在短時間內完成這樣一本書,翻譯工作並不簡單。我要衷心感謝參加翻譯工作的幾位,他們都是已經畢業或即將畢業的心理學博士生,雖然做實驗、寫論文時間很緊張,壓力也很大,但是大家都堅持下來了,為的是讓這本書以最快的速度和讀者見面。參加翻譯的人員有:程黎(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院講師),第1�5章、附錄1、附錄3;牟毅(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碩士畢業,現為美國密蘇里大學哥倫比亞分校[University of Missouri at Columbia]心理系博士生),第6�7章、附錄2、附錄4;蘇薇(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碩士畢業,現為美國亞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心理系博士生),第8�9章、附錄5;鄒枝玲(西南大學心理學院副教授),前言、第10�13章、第19章;陳瑩(西南大學心理學院博士生)第14章;陳會傑(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在讀博士生),第15�18章。全書由鄒枝玲負責審校。
另外,還要感謝重慶大學出版社的王斌老師,是他讓我有機會實現“做點事”的想法。還要感謝劉麗萍和餘筱瑤兩位漂亮的女編輯。只是由於時間倉促,加之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會有錯誤,敬請廣大讀者不吝賜教。
鄒枝玲
西南大學·重慶 北碚
2008年12月
認識焦慮症(1)
每天晚上,蘇珊睡幾個小時後,幾乎都會從夢中驚醒,並且感覺到嗓子發緊、心率加快、頭暈目眩,並會感到一種將要死去的恐懼。她全身發抖,但卻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許多夜裡,她只能睡睡醒醒。為使自己鎮定下來,她在臥室裡來回徘徊,最後她決定去看看醫生,檢查一下是不是自己的心臟出了什麼毛病。
辛迪是一名醫藥秘書,當她出現在限制較多的公眾場合,就會出現和蘇珊一樣不舒服的症狀。她害怕控制不了自己,也害怕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別人對她會有看法。最近,如果沒有男友的陪伴,除了當地的便利店之外,別的地方她都不敢去了。約會的時候,她也不去餐館和電影院。現在她甚至懷疑自己是否能應付工作了。她一直強迫自己去投入工作,但跟同事待在一起只要幾分鐘,她就開始擔心無法控制自己了。那一瞬間她真覺得自己必須離開。
史蒂夫擔任軟體工程師的要職,但他感覺自己升遷無望,因為在小組會上他總是很少發言。即使坐在座位上,他都覺得極不舒服,更不用說發表見解了。昨天,上司詢問史蒂夫是否能在第二天的會上對一個大專案中他負責的部分做個介紹。聽到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