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7頁 (第1/2頁)
趙奔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世民撫掌大笑:「這樣處理當真的痛快至極,不光是你可以將心頭之恨發洩出去,就連朕也能夠好好的出一口氣……不過朕還是想聽聽你的假話是什麼?」
「兒臣的假話則是……這幫罪人雖然罪該萬死,但畢竟各為其主,兵不厭詐,勝者為王,為此不擇手段倒也理所應當。他們勾結外敵固然要被千刀萬剮,但他們的家人卻並沒有參與進來,只需要盡數貶為庶民,流放三千里就可以了。」
李世民道:「這個處罰光是聽聽就覺得讓人不甘心,若是讓朕來處理這件事的話,八成都不會這麼做的。」
李貞嘴角勾起一抹苦笑:「可是雖然真心話足夠痛快,但兒臣卻不得不選擇假話來執行。」
「哦?」李世民放下了手中狼毫,饒有興趣的問道:「這是為何?這些人不但是漢奸,而且還是逆賊,而無論是賣國還是造反,在《貞觀律》裡面可都是誅九族的重罪……既然滅族既合乎情理法理,又能讓你我感到舒心,你為什麼不選擇這個處理方法呢?」
「可是法不責眾啊。」李貞又發出了一聲苦笑:「此次參與九弟叛亂的各大勢力光是世家的頭頭腦腦就有不下百人,他們各自又都有龐大的宗族,全部的九族算下來的話可就是數萬人啊,如果全殺了,天下人豈不是真的要將兒臣看作殺人狂了?
何況光是這幾萬人的世家的話,兒臣狠狠心的或許話還可以全部殺掉,但父皇不要忘了,支援九弟的勢力可還有儒家和佛門這兩個龐然大物啊,這兩大勢力每一個都有數百上千萬的信眾和弟子,難道兒臣還能將這些人全部殺光不成?」
「貞兒,你終於明白這個道理了。」李世民撫須贊道:「你要記住了,為君者,最忌的便是意氣用事,任何事情都是要從大局的角度來看待的,在君主眼裡從來就沒有恩與仇,更沒有情與義,一個英明的君主眼中從來有的就只有利益,我們所做的一切事情都需要從大唐的角度出發。只要符合大唐利益,哪怕這個人犯了殺頭的重罪,你也必須要赦免他。而如果一個人的存在對大唐沒有任何好處,反而壞處多多,哪怕他是無辜之輩,在必要時候也必須要痛下殺手……
就好像魏徵一樣,他昔日在息王麾下的時候,可沒少與父皇為難,好幾次父皇都差一點被他給逼入絕境,當時父皇就在想,如果父皇能夠奪取皇位,那麼魏徵必須是要死的那一個,可是後來當真父皇登上皇位之後,到底發生了什麼,想來你也是很清楚的。」
「兒臣明白的,想要治理大唐,光靠殺戮可是遠遠不夠的。」李貞點頭,按照魏徵對李世民做的事情,李世民登基之後就算是將他千刀萬剮也是不為過的,更別說在投靠李世民之後,魏徵更是多次與李世民為難,曾經不止一次的在朝堂上令他下不來臺,導致李世民還幾次都差一點動了殺心……可如今魏徵不但還活的好好的,而且官也是越做越大,就是因為他對大唐的貢獻太大了,以至於就連李世民都捨不得殺他。
「不過……」李貞說到這裡,語氣卻是突然一轉:「雖然兒臣只打算誅首惡,但這並不代表兒臣就會放過他們的家人,這畢竟是造反,光是驅逐的話,未免有點太仁慈了一點,也顯得我們太過懦弱了。一旦這件事為後人所引用,那麼造起反來豈不是更加的肆無忌憚?所以此例絕不可開。」
「哦?那貞兒你準備如何做?難道要將他們貶入奴籍嗎?」李世民一愣,從李貞的語氣中聽得出來,這些人死估計是死不了了,但想要活下去卻也是千難萬難,可是除了貶為奴隸的話,他實在是不知道李貞還有別的什麼方法了,更何況李貞應該也不會真的將所有人都貶入隸圉司中,否則那和殺了他們又有什麼區別?甚至比直接殺了他們還要更加惡毒。
而且他也是專門發布過法令的,唐人永不為奴(至於隸圉司中的唐人囚犯並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