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6頁 (第1/2頁)
趙奔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為陛下效忠,奴婢不覺得辛苦,也敢不奢求回報。」嘴上說著不求回報,但王亭初早已經淚流滿面,在這一刻他突然覺得自己這些年來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往日受到的委屈再也不見,有的只剩下了對李世民李貞父子的絕對忠誠。
說實話,王亭初對於李世民絕對算是忠心耿耿了,對於整個李氏皇族更是嘔心瀝血,這些年他執掌隸圉司可是替李世民擋了不少的罵名啊——隸圉司每年都要消耗掉至少好幾萬奴隸,這些奴隸雖然大部分都不是唐人,但超高的致死率還是讓民間不少聖母女表將隸圉司形容成了地獄,王亭初本人也被形容成了活閻王,背負了不少的罵名。
而原本這些罵名應該是歸於李世民和李貞的,畢竟隸圉司的成立是李世民的意思,輸送奴隸的則是李貞,也正是有王亭初在前面擋槍,這口髒水才沒有潑到他們兩人的身上,光是憑著這個功勞就足夠他封侯了。更不要說這些年他還替李世民辦了不少的髒活兒,對於大唐來說這是一個功勞絲毫不下於李靖房玄齡之流的功臣,只是他太監的身份限制住了他的發展,否則的話封侯拜相完全不在話下。
可惜啊,他是個太監,而無論在任何時代,太監都是讓人看不起的職業,除非你是真的有大功於國,比如改進了造紙術的蔡倫那般,他的造紙術位列華夏四大發明之一,是華夏文明傳承的最重要的載體,有大功於人類,被封侯爵之後無人有異議。可是王亭初他有什麼功勞?在外人眼中他只是一個草菅人命的劊子手,每年死在他手裡的奴隸不下數萬,這樣的人早該下地獄了,還想封侯?想都不要想。
但是外人不知道,李貞還不清楚嗎?王亭初這些年立下的功勞絲毫不比歷史上的那些有名的太監差,他當然在有資格封侯的,李世民迫於朝野的壓力,再加上心虛的緣故,因此不敢對王亭初有什麼封賞——否則別人會怎麼想?難道王亭初這些年做的事情都是你授意的不成?這樣一來鍋就真的會扣到李世民頭上去了。
問題李世民怕這些,李貞可不怕,反正眾所周知王亭初是李世民的貼身心腹,和李貞的交情也就那樣,李貞可不會包庇王亭初,如此推理下來,旁人也不會懷疑李貞是幕後指使者。只要是他認定是對的事情,他可很少考慮別人的意見,否則他也不會在前些年一意孤行幹了那麼多任性的事情了。
而且相比於面子問題,李貞更注重手下人的想法——一旦李貞真的冷落了王亭初的話,那些知道內情的人會怎麼看他?會不會將他看成一個天性薄涼之人?他雖然不是很在乎別人的想法,但民間對他的態度他還是很在意的。
想到這裡,李貞輕聲道:「你也不用推辭,這些本就是你應得的……你家中可還有什麼同族晚輩沒有?若實際有的話,本宮做主選一個天性良善的過繼給你,也好繼承你的爵位。」
「奴婢……多謝殿下恩典……嗚嗚嗚……」王亭初這一刻真的忍不住了,心情激動的涕泗滂沱,忍不住跪了下來,給李貞來了一個大禮參拜。
「行了,起來吧,帶本宮去見父皇吧。」李貞實在是受不了一個老頭子跪在自己跟前大哭的樣子,連忙轉移了話題。
王亭初立刻從地上爬了起來,擦拭著眼淚:「是,是奴婢失態了,殿下請跟奴婢來。」
殿門開啟,映入李貞眼簾的正是那個無比熟悉的面孔,只是和去年自己回來所見到的相比,此時的李世民要蒼老了許多,就連一向烏黑的頭髮,已經變成了花白,原本光滑的面龐,此時也已經布滿了密密麻麻的皺紋——一直到這一刻,李貞方才醒悟,那個曾經無所不能的父親,其實早已經老了。
李貞心中一顫:「父皇」
李世民正伏在桌子上揮毫潑墨,聽到李貞的聲音,連忙抬起了頭,笑道:「貞兒,你回來了,快來看看,父皇的這幅字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