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無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學堂先生喝茶,談論南京城的天氣。
“我家老先生是在問你,《古文觀之》這本書,是不是你們觀止堂的人寫的?”
宋濂的書童忍耐不及,在一旁衝口說道。
“休得無禮。”宋濂先是罵了一句書童,又轉身看向周易,道歉道,“童子粗魯,還望小周先生海涵。”
“無妨。”周易品一了口茶,笑道,“《古文觀之》一書,的確並非我的作品,也並非家父的作品。”
“我說就是,裝神弄鬼,白來一趟。”宋濂的童子衝口又道。
宋濂聽完了周易的話,也是滿臉失望之色,抬頭看向周易,卻是一愣。
剛才還微笑品茶的年輕人,突然間臉上卻流露出悲痛的神色。
“此乃天賜之物,恕晚生淺薄,寧可它從未出現!”
觀止堂的童子清風,看著自家先生突如其來的感情,又看著面前宋濂和那個童子的震驚,心中發笑:
一年半前以來,自家先生不知犯了什麼瘋病,總是會叫著他到書房之中,當面表演各種表情的轉換,還要他評分。
這個悲痛的表情,清風便是從令人尷尬到令人感動的見證人。
“十年前的一天,天空劃過了一道流星,墜入了家父的書房,從那天開始。
家父便不理凡俗之事,專心著述,這本書便是整理家父的著作。
家父的手稿中,自號觀止堂主人,並將這本書命名為《古文觀止》,因此晚輩便為了紀念家父,把學堂命名為了觀止堂。”
這套天生異象,有所感應的故事,是周易早就謀劃好的。
只不過在這個故事編寫之初,主角不是周易的父親,而是周易本人。
在明朝,朱元璋對上天還是有所敬畏的,這套神神叨叨的故事流傳起來,多半能夠吸引朱元璋的注意,這也是周易想要面見朱元璋的方式之一。
在見到朱元璋之後,憑藉著受上天感應一說,把來自未來的事情告知朱元璋,爭取一展胸中抱負。
現在,周易獲得了長生道果,準備穩妥行事,徐徐圖之。
但又不好驟然間便斷絕和《古文觀止》之間的關係。
一來是若是有心人想認真詳查《古文觀止》和周易的關係,難免會露出破綻。
二來雖然是得了長生道果,沒必要和朱元璋坦白身份,但憑藉著《古文觀止》這個祥瑞帶來的名聲,可以做很多事情。
因此周易便想著把神異推到父親身上,言說父親為觀止堂主人,和上天有所感應。
這樣,周易本身受到的關注便會小得多。
某種程度上,利用了“祥瑞”的收益,但規避了被朱元璋重用的風險。
若真的有其他穿越之人,看到了周易的《古文觀止》,也只會以為周易的父親是穿越之人,而非周易本身。
周易只不過是運氣不錯,受到了穿越者父親的遺澤罷了。
雖說這件事兒並非完全屬實,可給逝去的親人謀得名聲,又何嘗不是一種孝順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