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無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宋濂聽到水西門大街上有一家學堂名曰“觀止”,沒等手下再加打探,便急匆匆地趕來。
《古文觀止》這本書,寫作者非飽讀詩書之人不可。
可面前站著的分明是一個年輕人!
難道說……
宋濂的心一沉,面上依舊微笑:
“觀止堂主人竟然如此年輕,後生可畏,後生可畏啊!”
“觀止堂不過是幼兒開蒙之所,晚生周易。”
“老夫託大,便稱呼小周先生了。”
說笑間,周易將宋濂迎到了觀止堂內。
所謂觀止堂,不過是一個三進三出的院子罷了。
最外面便是周易教書開蒙之所。
周易將宋濂讓到了稍裡面的書房,書房距離教室不遠,依稀能夠聽到幼童的誦讀之聲。
遭到宋濂訓斥的書童,也隨著主人進到了觀止堂。四下打量著建築,心中抱怨著觀止堂主人的寒酸。
如此貧困之地,藏書不過十卷,又怎能寫出《古文觀之》如此的奇文?
也不怪書童嫌貧愛富,明朝初年,是剛從戰亂中走出來的時代。
藏書之貴,並非貧寒之家所能擁有,也是實情。
跟著宋濂的書童,也許有些性格的缺陷,但絕不是傻子,他的判斷有一定的道理,貧寒之家,連書冊都買不起,又怎麼能寫出《古文觀之》這樣,薈萃古代文章的精品來?
其實不僅是宋濂的書童做如此想法,就連宋濂心中也十分懷疑,是不是來錯了地方。
“小周先生可謂是大明青年一代士子的翹楚啊。
這本《古文觀止》可謂震古爍今。
觀止堂主人,可是此處主人?”
書房內,談論過幾句最近南京城的天氣,宋濂開口試探道。
士子便是讀書人,理論上讀了書便能被稱為士子。
“大明皇帝英明神武,我朝俊傑層出不窮。
周某只是個給稚子開蒙的普通私塾先生,算不算上什麼翹楚。”
周易低頭飲了一口茶,沒有否認《古文觀止》是出自他手,謙遜道。
宋濂這人,敬可以,但亦要敬而遠之。
和他走的太近,沒準會被朱元璋盯上。
畢竟,錦衣衛在上,朱元璋在看著你。
“這《古文觀止》,可不是一個普通塾師所能寫的啊。
敢問尊師何人?”
宋濂隨意翻了翻手中的《古文觀止》,尊師兩字咬的格外重些,似笑非笑。
不是普通的塾師?
周易嘴角咧開了一絲微笑,可能出乎宋濂的預料。
《古文觀止》本就是後代兩個落魄塾師吳楚材、吳調侯編寫的。
雖說《古文觀止》是抄了很多明朝中後期文人對歷代古文的集選、點評。
在明朝初年,橫空出世,可謂是石破天驚。
但嚴格意義上講,《古文觀止》說是普通塾師寫作,也並無不可。
這也是周易選擇抄錄《古文觀止》的原因:貼合私塾先生的人設。
“周某自幼隨家父識字,家父也不過一鄉野塾師罷了。”
周易搖了搖頭,笑道。
雖說周易沒有把實話說全,但所說之言也並非虛假。
周易的穿越之身的生父,就是一位私塾先生,識字讀書,便是父親所授。
可惜沒有渡過元末刀兵之劫難,早早去世。
宋濂心中有些不喜,面前這個年輕人說話像是打太極,坐下喝了半杯茶,也沒弄清楚《古文觀止》到底是不是出自這裡。
雖說宋濂面對真正地學問有著足夠的耐心,但也並沒有什麼耐心陪著普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