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犀無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新的一週又開始了。
按預期,關於“長江口四號”沉船圍堰發掘的討論會,也會一天一天開下來。
定下圍堰發掘的基調後,匡有為沒有過多插手。所以,討論會就在上海水下考古研究所召開。
在郭超仁出國學習之前,盧威、匡有為、王逸少等領導,就帶著部分隊員,去沉船現場做了調研,也商定過一些方案。
有了這樣的前期準備工作,開起討論會才能更高效。
在討論會上,被反覆論證的,是圍堰的時期、方式和材料。
在第一天會議上,盧威說:“每年的11月份到次年4月份,都是枯水期,要進行圍堰發掘,肯定要選擇這個時期。”
盧威還記得,在他參與的“張獻忠沉銀遺址水下考古發掘專案”中,圍堰發掘一早就遇到了問題和困難。
當時,他們也是選在枯水期展開圍堰工作,還啟動了20臺大功率抽水機。然而,有一天早上,考古隊員發現圍堰裡漲了一米高的水。
原來,都江堰、通濟堰開閘放水,會影響到圍堰,而砂石防水密封性又不足。
其實,“圍堰法”只是在水下考古中較少使用,但在鑽探等領域,也是常客。往往的,施工隊會在一些淺水區域,打造鋼板樁格型的圍堰。
但是,對於“沉銀遺址”來說,不能這麼做,因為發掘範圍太大了,預算不夠。
盧威接著說:“我瞭解了一下,崇明區的電力、水力情況還不錯,所以我們不太可能會遇到枯水期漲水的情況。”
這倒沒錯。
郭超仁看了看資料。
資料上說,上海崇明綜合智慧能源電站,仍在高效有秩序地運營。
與傳統發電行業大不相同,這個智慧能源電站,是由國家電投能源科技工程公司,自主開發建設的,也是目前上海最大的漁光互補示範工程。
這個佔地面積約3180畝,有147個標準化魚塘的智慧能源電站,採用了高效單晶太陽能光伏元件,不僅“上可發電、下可養魚”,還以AI、“網際網路+”、大資料等技術,智慧安防、智慧巡檢等模組,打造智慧化運維管理平臺。
這些資料,王逸少很早就拿到了,他也頗有感想:“選擇在枯水期施工,很合適,不過,撇開一個月的施工期,剩下只有四個月的發掘、研究時間,是否夠用呢?”
如果不夠用,那便要等到來年此時,再來一期工程。
盧威想了想:“我們的情況是,出水文物都打撈了——當然也不排除有漏網之魚,所以發掘、研究的重點,是在船體本身。我認為,時間夠用。”
話音剛落,會場上,張馳舉了一下手,又迅速縮回。他擔心自己唐突了。
不過,盧威目光銳利,馬上捕捉到了這一幕,他便和藹地笑了笑:“這位研究員,張……張老師,您可以發言。”
張馳得到鼓勵,膽氣也壯起來,便說出自己的一番見解。在他看來,對船體的研究工作,並不像想象中那麼簡單。此外,他認為,出水的蒼山船很少,他們可以此為樣本,做出複製件方便研究。
張馳可以說是“船痴”,在古船方面研究很深,也做了很多船模。不過,他尚未有機會去親自復刻一艘船。
盧威仔細聆聽後,綻出笑意。
三年前,他就接觸過考古所的員工們,那時,張馳少言寡語,並不突出,而現在他顯得自信多了。
“這個提議不錯,可以考慮,先記下來。”盧威給大家吃定心丸,“工程不要急,可以慢慢做,一期不行,還可以有下一期。”
既然盧威都這麼表態,王逸少也沒問題。因為盧威不停地做筆記,梳理工作,會場上每個人也都不敢輕忽,都唰唰地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