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 (第2/3頁)
[英]阿諾德·託因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採取更具體的行動,如果得不到它們的鄰國關於其將採取行動的某些保證的話。除了阿根廷以外,各國幾乎部一致希望召開一次美洲國家會議,來討論西半球面臨這一新威脅所必須採取的步驟,並準備制定一項共同對策,儘管當時對需要採取的行動,各國的側重點和意見必然還存在著分歧。美國政府熱望西半球應該組成一條堅強的經濟和戰略陣線,以便對軸心國進行作戰。美國並不認為二十個拉115 美共和國都有必要或者真的需要對軸心國宣戰。但是美國確實要求它們應同敵國斷絕外交關係以及所有一切商務和財政上的交往。3對西半球的團結很不幸的是,阿根廷政府明確表示反對採取任何強烈的反軸心國行動。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利馬1和哈瓦那的歷次泛美會議上,誠然,阿根廷政府接受了維護西半球團結的原則和旨在促進西半球安全和防止軸心國侵略而制定的措施。但是,阿根廷政府僅僅是勉為其難地接受了這些義務。美國建議加強西半球團結的政策,在每個場合總是遭到了阿根廷代表的反對,即使已經取得同意的措施,也只是代表了最小限度的一致意見。阿根廷政府害怕美國在美洲大陸上稱霸比害怕軸心國獲勝還厲害。阿根廷在歷史上、文化上和經濟上主要是與歐洲聯結在一起的。阿根廷只有維持同歐洲1 《美國對外關係檔案,1941‐1942 年》,第279‐280 頁;赫爾;《回憶錄》,第2 卷,第1143 頁。1 哥斯大黎加、古巴、多明尼加共和國、瓜地馬拉、海地、宏都拉斯、尼加拉瓜、巴拿馬和薩爾瓦多在1941 年12 月8 日至10 日對日宣戰,並於12 月11 日至13 日對德國、義大利宣戰。哥倫比亞、墨西哥和委內瑞拉在12 月8 日至31 日同日本斷交,在12 月19 日至31 日同德國、義大利斷交。《美國對外關係檔案,1941‐1942 年》,第337‐340 頁。2 即它們宣佈不把已宣戰的美國及其他美洲共和國當作交戰國,因此對它們將不採用中立法。3見薩姆納&iddot;韋爾斯:《決定的時刻》(the ti fordecision),紐約,哈珀,1944 年版,第225‐226 頁。美國軍事首腦擔心,這些國家一宣戰,可能使美國本身的軍事力量捲入他們至今還不準備承擔的責任中去。這還意味著要對早已供不應求的軍需品提出額外的要求。1 有關布宜諾斯艾利斯會議和利馬會議的情況,見《概覽,1936 年》。第804 頁以下;和《概覽,1938 年》,第1 卷,第677‐686 頁。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