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 (第4/4頁)
莫再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擁有十萬名體格強壯、武器精良的男人,不過因為遭受幾乎連續不斷的襲擊,他們沒有充分發展農業。這位旅人寫道,此處“幾百英畝的肥沃土地在英格蘭會很值錢,但是在這裡卻被荒廢了”。由於貿易受到了損害,城鎮難以發展,其規模和數量都很一般,在19世紀之前僅有一小部分人口是城鎮居民。
隨著這些情況得到改變,俄羅斯人的野心也開始膨脹。19世紀初,俄國軍隊襲擊了奧斯曼帝國,以維護在當地的特權,包括位於德涅斯特河(Dniester)與普魯特河(Prut)之間的比薩拉比亞(Bessarabia),以及裡海沿岸的大片土地。之後不久,俄羅斯又進攻了高加索南部,但卻被波斯人打敗。
高加索地區的勢力平衡正在被打破。這片土地上的疆域、省份和汗國要麼已經獨立,要麼是波斯數百年來的附庸國。重新繪製勢力地圖意味著該地區的重大轉變,同時也表明了俄羅斯向南擴張的野心。很快,英國人就瞭解了這一轉變的意義,特別當他們收到訊息稱,法國已向波斯派遣了一個使團,試圖危及英國在東方的地位。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起到了類似黑死病的效果,繼大規模混亂之後而來的是崛起復興的新時代。
到了18世紀末,拿破崙不僅謀劃著征服埃及,而且還想把英國從印度趕出去。據稱他曾經寫信給邁索爾(Mysore)的蘇丹蒂普(Tipu),宣稱數量龐大且戰無不勝的法國軍隊很快就會“將他從英國人的枷鎖中解救出來”。的確,印度對當時的法國戰略家們來說極具誘惑力。深受拿破崙信任的將軍加爾丹伯爵(te de Gardane)在1807年被派到波斯。加爾丹的任務是與波斯國王結盟,同時還要繪製一份詳細的地圖,為法國在印度次大陸採取大規模軍事行動做準備。
英國人立即做出了反應,他們派遣了一位高官——高爾?烏斯利爵士(Sir Gore Ouseley)面見波斯國王,以對抗法國的行動。與他一同前往的是一支龐大的代表團,“能夠最大限度地向當地人展示我們之間長久的友誼”。英國代表團做了大量的工作來引起波斯國王及王室的注意,儘管關上門後沒有人會掩飾他們對當地習俗的蔑視。波斯人不停地索要昂貴的禮物,這一點尤其讓英國人瞧不起。與國王喬治三世(George III)的信一起送給波斯統治者的一枚戒指被認為太小了,不值什麼錢,這讓烏斯利憂心忡忡。他憤憤不平地寫道:“這些人的卑鄙和貪婪令人噁心!”另一位在同一時期訪問德黑蘭的英國官員也深有同感。他寫道,波斯人對納貢和賞賜的儀式十分拘泥,那些關於“坐下和站起的規矩”都可以寫一本厚厚的書。
然而在正式場合中,一切都是另一幅光景。波斯語說得相當流利的烏斯利確定,與法國大使相比,當他到達時,波斯人從首都出迎的距離更長,這意味著他和他的使團地位更高;他與國王的會面安排也會比對手快;此外烏斯利還高興地注意到,他的座位比正常情況下更靠近王位。為了爭取波斯人的好感,英國人還派出一支由兩名皇家炮兵軍官、兩名士官以及十名炮手組成的英國軍事顧問團。他們負責訓練波斯士兵,並就邊境防務提出建議,甚至指揮突襲了位於蘇爾塔納巴德(Sultanabad)的俄羅斯人據點,迫使這裡的守衛於1812年初投降。
同年6月,隨著拿破崙向俄羅斯發動進攻,局勢發生了變化。當法國軍隊兵敗莫斯科後,英國人看到了與波斯保持距離並與俄國人站在一邊的好處。在發給外交部的報告中,烏斯利將俄國人稱為“我們的好朋友”,而外交部也注意到了因法國進攻俄國所導致的更為複雜的局面。烏斯利總結道,“波斯人性格怪癖,他們對所有給予他們的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