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 (第1/2頁)
祝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過這時姜鴻神情肅然,話鋒一轉道:「但容展,你須得知道考場上瞬息萬變, 任何一點錯誤都有可能導致數年的光陰耗費!你想過沒有,如果當日這場考試的主考官不是我,或者是我並沒有一一檢查每一份試卷該如何?」
謝舒聞言,心中一震:「老師的意思是」
此時謝舒已經明白了姜鴻的話, 如果當日沒有這樣的巧合, 張勝便落第無疑了
但謝舒心中的疑惑並沒有被打消, 如果老師的用意只是為了提醒他這個,就沒必要告訴自己, 他所認為的取才之道。
這時, 姜鴻沉吟道:「容展, 你現在是不是很好奇, 既然我欣賞以實學來論人才, 為什麼沒有在科舉之中也延續此道?」
謝舒聞言慎重道:「學生確實心中有此一問,但學生也同樣清楚,既然以往都是如此, 以詞句糅熟之文來相天下, 若要肅清士氣, 改弦更張,必然會遇到無數艱難險阻,想必老師也是遇到了同樣的困難。」
這話彷彿勾起了姜鴻的一絲難言的心緒,他長長一嘆道:「這改革詩賦的靡靡之風看似容易,卻是一件難上加難的事情,只要參加科舉考試,無論是任何文體它的載體首先便是文辭,論策和經義先不提,這詩賦自古以來便以辭採華美,格律嚴謹而揚名。
可辭採華美並不等於鋪陳文藻,格律嚴謹不等於行文板滯,可惜大部分的人並不懂得這個道理,最後又因科舉選士的功利性,讓詩賦變得繁縟密麗,毫無意義。」
姜鴻說完後,又整理好情緒道:「容展,我今天告訴你這些,便是要你清楚,在學理制文上你可以有自己的想法,我也鼓勵你有這些想法,因為它不是錯誤的,可是科舉卻是一個不問過程,只問結果的考試。在沒有透過考試之前,你即便有再多的想法也是無用的。」
聽到姜鴻的話語,謝舒剛才的疑惑盡數消失,並且還深有體會。
他不是沒有經歷過考試,曾經在許多考試上,謝舒還是其中的佼佼者,而和科舉也一樣,只要是考試,都有著弊端。
比如它們選取人才的標準便是以應試,背誦解題的能力為要,可這並不能說這是不可取的。
但在古代這樣的社會發展和生產力水平的限制下,這已經是很好的辦法,只是不是最好的辦法。
謝舒看出先生臉上還殘留的幾分悵然,輕聲道:「先生,我明白您的用心良苦,先生想告訴學生,面對科舉考試要慎之又慎,即便知道其中的弊病,但也不能夠肆意妄為,需要以應試為上,不得有絲毫紕漏之處。學生會謹記先生的教誨。
不過先生,我依舊認為這篇《起源賦》寫的很好,學生私以為,張勝師兄能夠寫出這樣的賦論,也是一個有大才的人,他未必不知道這一點。可依舊如此,或許是因為先生的緣故他明白,先生能夠知之。」
謝舒換了一個稱呼,用「師兄」來稱呼張勝,是因為他想起一件事來,會試的主考官還有另外一個稱呼叫做「知貢舉」,這一職位只有十分有名望的大臣才能擔任。
而知舉者和及第者除卻考生和主考這一關係之外,其實還帶著一種師生之誼,最後透過會試後的學子還會特地準備禮物來拜見主考官,稱之為「座主」。
對於門生來說,座主的簡拔恩重如山。
因為只有主考官掌握著真正的取捨大權,即便其他幾個副考官都不同意,但只要主考官認為此人可以及第,便可以讓他透過科舉,還可以決定他的名次。
而對於門生來說,座主的喜好是重中之重,所以謝舒猜測,張勝應該是在知道了主考官是老師之後,才會選擇寫出這樣一篇論賦來。
姜鴻神色微怔,沒有想到謝舒竟然會說出這樣一番話來。
不過姜鴻回想過去,當時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