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 (第1/3頁)
心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十六年,廉頗圍困燕國都城。把樂乘封為武襄君。十七年,代理宰相大將武襄君進攻燕國,包圍了它的國都。十八年,延陵鈞率領軍隊跟隨相國信平君廉頗幫助魏國進攻燕國。秦軍攻下了趙國榆次地區的三十七座城。十九年,趙國和燕國交換國土:趙國把龍兌、汾門、臨樂給燕國;燕國把葛城、武陽、平舒給趙國。
二十年(前246),秦王政開始即位。秦軍攻下趙國的晉陽。二十一年,孝成王去世。孝成王之子趙偃即位,這就是悼襄王。悼襄王期間,戰事更為頻繁,趙國先後奪取了燕國、齊國、魏國等土地。到了悼襄王的兒子幽繆王趙遷時,秦國更為強大,並於公元前228年,俘虜了趙王,並於次年攻陷了趙國都城邯鄲。秦國俘虜趙遷之後,趙國逃亡的大夫們共同扶立趙嘉為王,在代地稱王六年。秦國進兵打敗了趙嘉,終於滅了趙國,把它改為郡。
司馬遷認為,趙國亡國的原因在於趙王遷平素行為不正,聽信讒言,並誅殺了趙國良將李牧,重用郭開。信以為然。
韓國的興亡史
韓國是戰國時期力量最弱的國家。它東鄰魏國,西鄰秦國,兩個鄰國都比它強大得多。韓國兩面受敵,常被侵伐。加上韓國的經濟條件較差,人口較少,因而國力難於興盛。客觀條件固然是韓國弱小的重要原因,但主觀因素也是不可忽視的。從三家分晉直到韓國滅亡,將近二百年間,韓國基本上未曾出現過一位較有作為的國君。不過,韓國卻曾出現過兩位傑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其一是申不害,他在昭侯時為相,實行政治改革,結果使韓國&ldo;國內以治,諸侯不來侵伐&rdo;,前後達十五年之久。這可以算是韓國歷史上最有光彩的一頁了。另一位傑出的人物是韓非,這位韓國公子曾向當權者提出不少改革建議,但都未被採納。
司馬遷談到,韓氏在晉國,並沒有什麼大功,卻能和趙氏、魏氏一樣,做諸侯十幾代之久,這是因為當初韓厥感動了晉景公,讓趙氏孤兒趙武繼承了趙氏的爵位,因而成全了程嬰和公孫杵臼的大義,積了天下少有的陰德所致。
韓國的先祖
韓國的祖先和周天子同姓,姓姬氏。以後他的後代待奉晉國,被封在韓原,稱為韓武子。韓武子之後再傳三代有了韓厥,他隨封地的名稱為韓為氏。
韓厥在晉景公三年(前597)的時候,晉國司寇屠岸賈將要作亂,說是誅殺靈公的賊臣趙盾。趙盾早已經死了,就要殺他的兒子趙朔。韓厥阻止屠岸賈,屠岸賈不聽。韓厥就去告訴趙朔,讓他逃走。趙朔說:&ldo;您一定不能使趙氏的後代斷絕,我死後也就沒有遺恨了。&rdo;韓厥答應了他。等到屠岸賈誅滅趙氏的時候,韓厥稱病不出家門。程嬰、公孫臼把趙氏孤兒趙武藏了起來,韓厥是知道這件事的。
晉景公十一年(前589),韓厥和郤克率領八百輛戰車的兵力征討齊國,在鞍打敗了齊頃公,俘虜了逢醜父。從這時候起,晉國設定了六卿,韓厥位居一卿,號為獻子。
晉景公十七年,景公生病,占卜的結果說是大業的後代子孫不順心的人在作怪。韓厥就讚揚趙衰(cui1,崔)的功勞,並說他如今已沒有人接續香火,以此來感動景公。景公問道:&ldo;他還有後代嗎?&rdo;韓厥當時就談到了趙武,景公因而把趙氏原有的田邑重新給他,讓他接續趙氏的香火。
晉悼公七年(前566),韓獻子告老。獻子去世後,他的兒子宣子繼承爵位。宣子遷徙到州邑。
宣子去世,他的兒子貞子繼承爵位。貞子遷居到平陽。韓貞子去世,他的兒子簡子繼位。韓簡子去世,他的兒子莊子繼位。韓莊子去世,他的兒子康子繼位。
傳到韓康子時,他和趙襄子、魏桓子一起打敗了知伯,瓜分了他的領地,他們三家的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