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頁 (第2/2頁)
[美]阿西莫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和缺陷,以一名天才專業時空技師的眼光,尋找任何一點點偏離完美現實路徑的可能。
按照最嚴格的條例,這些報告是不能給他看的,但忒塞爾這段時間總是不在辦公室,而別人誰也不敢幹涉忒塞爾專屬時空技師的行動。
這只是他研究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工作要到575世紀時空分割槽的圖書分館中進行。
這是他第一次探索圖書館的其他內容。過去他只會沉溺在記載原始時代歷史的分割槽(其實那部分內容非常缺乏,所以他要查閱的絕大部分內容和原始材料都要追溯到遙遠的下時,直到30‐40世紀,這是理所當然的)。他還花了更多精力,通讀了關於現實變革問題的書架上的所有內容,研究它的原理、技術和歷史;這裡藏品極其豐富(除了圖書總館,這裡的藏品是永恆時空裡最豐富的,都是忒塞爾的功勞),他很快就成了這一領域的專家。
現在他又在其他膠捲架前徘徊。這是他第一次(以觀測師的眼光)觀測與575世紀本身相關聯的資料:它的地理結構,這部分受現實變革的影響不大;它的歷史,這部分就變動太多;它的社會生態,同樣變遷巨大。這裡儲存的並不是永恆之人中的觀測師或者計算師撰寫的書籍或報告(那些他早就熟悉了),而是由當時的一般時空住民寫就。
這裡還儲存著575世紀的文學作品,它們讓他回憶起以前聽說過的那些巨大的爭議,關於不同變革路徑的種種價值。這些文學鉅著被改變了沒有?如果被改變了,變成了什麼樣?從前的歷次變革,會影響藝術作品嗎?
在這件事情上,對於藝術品的價值能否達成普遍的共識呢?它們的價值可以被約化成定量的數值,輸入計算儀器加以評判估值嗎?
在這個問題上,有一位叫作奧古斯特&iddot;申納的計算師是忒塞爾的主要對手。忒塞爾一直對這個人及其觀點嚴厲批駁,這倒激起了哈倫的興趣,讀了幾篇申納的論文,發現頗有驚人之處。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