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 (第1/2頁)
古龍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想起這些,郭金章忍不住又是一陣詛咒。
他現在的這任叔叔郭長義是當初被美國人從上海招過來,當豬玀一樣運到了舊金山,也就是舊金山,聖弗朗西斯科,然後,被中央太平洋鐵路公司僱傭,以超低的薪水,在祟山峻嶺和浩瀚沙漠之中流血流汗,最終讓這條跨越了整個北美大陸,全長達4500公里的鐵路提前貫通,為美國東西部的文化經濟交流,為美國的國家統一,做出了絕大的貢獻。
可是,鐵路一修好,美國人立即就忘掉了他們曾經所讚揚的&ldo;吃苦耐勞&rdo;的華工。……當初,太平洋鐵路由聯合太平洋鐵路公司和中央太平洋鐵路公司聯合承包,聯合太平洋公司承擔的是東段工程多為平原地區,而且有密西西比河作為運輸動脈,工程進展相當順利,而中央太平洋公司承包的西段工程所經過的加利福尼亞州塞拉嶺和內華達州一帶,高山峻嶺綿亙,地形複雜,氣候惡劣,塞拉山區在冬季常有暴風雪,沙漠地帶夏季乾燥炎熱,施工條件異常艱難,不少白人工人應聘後不久經受不了惡劣的條件而紛紛離去。開工兩年後,中央太平洋鐵路鋪軌尚不足50英里。
在公司陷入絕境時,中央太平洋鐵路公司四巨頭之一查爾斯&iddot;克勞克提出建議‐‐僱用華工。但是遭到當時加州州長、中央太平洋鐵路公司董事長利蘭&iddot;斯坦福(利蘭&iddot;斯坦福後來創立了舉世聞名的史丹福大學)的拒絕。總監工斯特羅布里奇也斬釘截鐵地說:&ldo;我可不能對華工乾的活負責,我不認為他們能夠修建鐵路。&rdo;在克勞克一再堅持下,斯特羅布里奇先僱傭50名華工試試看,結果鐵路華工們勤勞、能吃苦的表現令他們刮目相看。華工們的出色表現讓公司很快打消了顧慮,鐵路公司立刻僱傭了3000名華工。
克勞克於1865年10月10日向當時詹森總統報告說:&ldo;為瞭解決內華達山工程停滯的問題,我們僱用了一批中國工人……他們沉著而安靜,他們非常勤勞,熱愛和平,耐力也比其他民族強得多。……雖然目前我們已僱用了千名以上的華工,但是我們仍打算以最優厚的條件,透過介紹業者的協助,再增加華工的人數。這是不同於奴隸制的僱用組織。&rdo;&ldo;沒有他們(中國人),要在國會法案所要求的期限內完成這個偉大的國家工程的西段是不可能的。&rdo;
1865年,鐵路華工們在太平洋鐵路建設中做出了良好的成績,但此時美國國內的華工數量已經逐漸不能滿足鐵路公司的需求,鐵路公司決定大規模招募華工。鐵路承包商甚至派人專門到中國廣東省僱傭勞工,並與輪船公司協商好以優惠的船票把中國勞工運到美國來;同時,鐵路公司上層紛紛向美國政府進諫,甚至遊說中美雙方的外交人員,爭取為華工移民美國創造便利的條件。
1865年,美國政府透過《鼓勵外來移民法》,迅速建立起同中國的之間的海郵汽船服務事宜。1868年7月28日,受清政府委託分管中國同歐美合作的前美國駐華公使蒲安臣擅自越權,在華盛頓與美國國務卿wh西華德簽訂《中美續增條約》(即《蒲安臣條約》),其中&ldo;兩國人民可隨時自由往來、遊歷、貿易或久居。&rdo;一項規定為美國在中國擴大招募華工提供了合法根據。
在《蒲安臣條約》透過後,前往美國的華僑人激增。其中,1869年橫貫大陸鐵路的完工時,中國勞工竟然佔到90,約9000人。
9000人,在經常幾十里不見人煙的美國西部,這是一個多麼巨大的數字?至少郭金章就清楚,這9000人,幾乎就等於是九個大城鎮的所有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