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掠奪式的索取 (第2/2頁)
玲瓏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十年,然而戰爭的到來改變了這一切。
老實說1848年的戰爭壓力比弗蘭茨想象中要大,他起初認為自己囤積的糧食足夠用十年。
然而現實是戰爭期間奧地利帝國湧入了大量難民,大大增加了糧食缺口。
除此之外,限制糧價並不能完全阻止非法商人投機倒把,大量的糧食被少部分人囤積,甚至轉移到國外。
虛報儲量和監守自盜更是屢見不鮮,很多儲備基地在之前的豐年並沒有購入足夠多的糧食,但錯誤的情報卻讓弗蘭茨產生了誤判。
之後隨著戰爭到來糧食價格暴漲,一部分官員更是起了邪念,趁機吃拿卡要暫且不提,部分地區還有人養起私兵,更有甚者透過秘密渠道偷偷資敵。
戰後十九座方舟的主管,其中十五位遭到槍決,一人流放,屁股乾淨的只有三個人。
(弗蘭茨為戰時準備的秘密糧倉又被稱為方舟,能混到方舟主管的人一般都有著相當強的個人能力和家族背景。)
在各種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弗蘭茨不得不透過掠奪殖民地的方式來彌補遠高於預期的損耗。
其實加速殖民進度也在弗蘭茨的計劃範圍之內,只是如果可以的話,他希望能在一個更加安全的大環境下進行。
因為黑奴實在是太不好用了,清理石塊、平整土地、翻耕這種簡單的工作都幹不好,不是差強人意,而是怨聲載道。
幾乎每一個殖民地的官員都會寫信抱怨黑人部落不講信譽,小偷小摸不斷,甚至會故意破壞殖民地的設施、襲擊落單的殖民者。
所做的工作更是一塌糊塗,直到滅了幾個部落才有所收斂。
然而那些部落只要過個一年半載便會舊態復萌,奧地利帝國的殖民者們對黑人部落不只有警戒,甚至還很憎惡。
當弗蘭茨要求殖民地政府去掠奪那些黑人部落時,不但沒有“聖母”跳出來反對,甚至還贏得了廣泛的支援,畢竟奧地利帝國的殖民者苦黑人久矣。
“聖母”出現的前提也是要有感情基礎的,但此時奧地利帝國殖民地的大多數殖民者與黑人並沒有直接接觸,他們看到的是一群野蠻、暴力、殘忍嗜殺、道德敗壞、卑鄙無恥的類人生物。
更可恨的是這群傢伙在工作中遺留的問題都需要己方承擔,甚至還要將有限的物資分給他們。
除了極少數人以外,大多數“聖母”都是因為事情沒發生在自己身上,自己沒有損失可以隨便凹人設,但凡動了他們的利益翻臉比翻書還快。
於是乎本該“聖母”的那群人成了此時的急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