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掠奪式的索取 (第1/2頁)
玲瓏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過這種推廣並不是確定貴金屬的交換比,也不是相互賦予鑄幣的資格,而是用奧地利帝國的貨幣代替當地的貨幣。
當然這只是第一步而已,弗蘭茨真正的目的是為未來發行紙幣打下基礎,所謂的預期鈔模式適用範圍太小根本無法達到紙幣的效果。
一旦可以用紙幣代替當地貨幣,奧地利帝國就等於在經濟上徹底完成對該地區的同化,理論上可以用紙幣源源不斷地從該地區套取利潤和物資。
不過相比這些奧地利帝國最需要解決的依然是4700萬人的吃飯問題,歐洲人真正吃飽飯實際上也是從二戰結束之後。
但歷史上的原因比較複雜,二十世紀以後大多時候並不是沒有吃的,而是吃不起。
現在奧地利帝國的面臨的問題比較單純就是生產力不足,一旦發生災荒或者戰爭,糧食產量減少就會有人餓死。
哪怕弗蘭茨建立了糧食保障體系,但仍有一部分人會死在黎明之後。
因為戰時體系不可能永遠持續,當放開市場之後糧食價格就會上漲從而會使一部分人買不起糧食。
弗蘭茨會以各種理由舉行慶典和慈善活動來幫這些人渡過難關,除了物質上的幫助,奧地利帝國皇室工廠、莊園,以及海外開發公司的招聘也從未停過。
但人力總有窮盡時一部分人依然無法逃脫被淘汰的命運,此時奧地利帝國的國力還沒到能養活“任何人”的程度。
在1848-1849,兩年的時間裡沒有發生饑荒,一方面是弗蘭茨早就做好了糧食儲備,另一方面則是從殖民地掠奪式的索取。
在這兩年間奧地利帝國所有在非洲西部,西南部的殖民地都發生了饑荒。
為了能快速回本,奧地利帝國殖民地主要種植的是經濟作物,而糧食從哪裡來呢?
答案是搶。
之前由於立足未穩,奧地利帝國在非洲殖民地採取的是合作的方式,用糧食、商品、武器來換取當地原始王國的勞動力。
其實由當地的原始王國實施間接管理要比奧地利帝國直接馴化、管理黑奴要容易得多。
由於省去了很多麻煩,效率反而是要比直接管理更高。所謂的麻煩一方面是捕捉、馴化、管理、控制黑奴的成本,另一方面則是降低了當地部落的敵視情緒。
另外沒有直接管理也就避免了過多的感情投入,相反由於平行管理會加重普通殖民者對黑人部落的歧視。
當然那些黑人奴隸和監工如果處處表現出遠超奧地利帝國殖民者的能力、智慧與品格,那麼弗蘭茨就會被這招反噬。
不過弗蘭茨不覺得有這種可能。當然,為了以防萬一,弗蘭茨在殖民地委派的神父都是一群大德意志主義者,他們對黑人不會有半點好感。
而且這還是一招陽謀,由於採用的是間接控制,所以避免了和當地原住民直接衝突。
本該在殖民者和原住民之間的矛盾就轉嫁給了原住民與原住民統治階級的矛盾,而那些部族領袖雖然很壞,但卻不蠢。
他們也知道不能太過逼迫本族人,然而他們也不想或者說不能放棄和奧地利帝國合作換取物資的機會。
於是乎這些部落首領們紛紛選擇了最原始也是最有效的辦法——獵奴。
那些人數多的部落進攻人數少的部落,人數少的部落則是透過偷襲,聯合其他小部落的方式對抗大部落。
所有的部落都或主動、或被動地開始更加依賴奧地利帝國的殖民者,因為殖民者可以提供強大的武器和壓倒性的力量。
各種陰謀詭計和慘無人道的屠殺不斷上演,在不斷吞噬融合之後,最終剩下的只有幾個最卑鄙、最強大的部落。
本來這場遊戲應該還會持續十幾年,甚至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