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頁 (第2/2頁)
[美]愛德華·多爾尼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力圖把他說成是一個賊,或者至少是竊賊們的朋友。&ldo;我告訴他,約翰森先生的名聲可不怎麼好,&rdo;幾年以後烏爾溫憶及此事時說,&ldo;我告訴他,約翰森先生是個粗野的傢伙。我還告訴他,約翰森被判入獄十二年。所以圖內先生應該知道約翰森是個什麼樣的角色了。接下來他問我:&l;你認為這事兒靠譜嗎?&r;我的回答是:&l;根據我對約翰森先生的瞭解,我認為這事兒非常靠譜,應該密切關注。&r;&rdo;
在向約翰森匯報事情的進展情況時,烏爾溫承認,自己並不確定圖內到底有沒有認真對待這件事情。約翰森的回答是,接下來幾天,留意一下報紙吧。
第二天,4月25日,《達格布拉德特》負責重大犯罪案件的記者拿起電話,聽到了一個他非常熟悉的聲音。打來電話的人長久以來不斷地給這位記者提供可靠的情報,現在他聲稱自己搞到了某些情報,是關於《吶喊》的,但是在電話裡他不可以說得更詳細了。
這位記者名叫居納爾&iddot;胡爾特格倫,他設法與這位線人面談了一次。胡爾特格倫問了一連串問題,但那位線人都沒有作答,只是說他這次只能傳遞一條資訊。他壓低聲音,含含糊糊地提到會用證據支援自己的說法,他說了幾個地名,並且告訴胡爾特格倫務必帶上一位攝影記者。胡爾特格倫把一些地字以及大致的行車方向記在了筆記本上‐‐尼特達爾,就在奧斯陸的東邊;注意尋找通往斯凱斯莫克塞特的指示牌;一個叫做斯拉特姆的村落,右轉彎;一個公共汽車站。
胡爾特格倫逮住了報社的一位攝影記者,然後給萊夫&iddot;普拉特打了電話,萊夫是挪威國家美術館修復部的頭頭。胡爾特格倫在電話裡說,幾分鐘後他就會開車過去帶上普拉特。普拉特曾經修補過《吶喊》,對這幅名畫瞭如指掌。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