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司馬徽再薦名士 劉玄德三顧草廬 (第3/5頁)
羅漢民間故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子弟,應該扶持漢朝,怎麼敢將決定權交給他的數與命?”周平說:“我是山野之人,談天下大事並不足夠。我只是回答了你的問題。”玄德說:“謝謝你的指點。但我不知道孔明現在去了哪裡?”周平說:“我也想找他,但是我不知道他去了哪裡。”玄德說:“請跟我一起去敝縣怎麼樣?”,周平說:“我不喜功名利祿,我願意閒散度日,等到下次再見面。” 說完,他向玄德鞠躬一禮就離開了。玄德、關羽和張飛騎上馬繼續前行。張飛說:“孔明不見了,現在還遇到了這個話癆,浪費了不少時間。”玄德說:“這也算是隱士的話。”一段崎嶇的旅途之後,劉備和張飛回到了新野。數日後,他們派人探查廬中的孔明行跡,只得到回報說孔明已經回來了。於是,劉備決定親自去拜見他。但是張飛並不認為這是必要的,因為孔明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村夫,何必親自前往呢?他的話立刻招來了劉備的批評和斥責。劉備認為孔明是當世大賢,應當尊重他的學識和才華,不能簡單地把他當做一個村夫。於是他再次上馬,張飛和關羽緊隨其後。此時正值寒冬臘月,天寒地凍,瑞雪紛飛。張飛認為這樣的環境下,用兵器都過於麻煩,何況是去拜訪一個沒有什麼用處的人呢?他建議回新野避雪。然而,劉備告訴他,他所要做的就是讓孔明知道他的心意,即使是在如此惡劣的天氣條件下也不能退縮。最終他們走到一家酒店前,聽到裡面有人在唱歌。唱曲者曾經提及東海老人的故事,他在荊棘之中拜訪了文王,最終成為眾人所知的力量。此外,還有八百諸侯之語,以及在牧野上戰鬥的故事,那裡是勇氣和榮譽的象徵。夜幕漸漸降臨,鄉間的酒館裡傳來悠揚的歌聲。一道燈光透過玻璃窗,照亮了房間。
歌聲中一位高鼻深目的男子起身高歌:“高陽酒徒繪製圖,長楫芒碭隆準公;高聲談王霸,驚天下人耳,輟洗而坐,欽仰英風;出遊到東齊城,七十二處跡象皆無。這二位大賢能力無邊,然至今沒人稱頌。”歌聲停下,另一位男子也站起來敲打著桌子,唱起了歌:“吾皇揮劍統御海洋,執掌興業四百年;但當火德隕落,奸臣篡位插手調和。一道青蛇纏住玉座,一道神秘虹貫長空。盜匪四處橫行如螞蟻,豪強們自高自大。然而,我們只是靜靜地喝著酒,遠離紅塵,何必留下千古流芳的名聲呢?”
兩人聽罷,笑得合不攏嘴。劉備道:“難道廬山臥龍先生不在這裡?”於是他下馬進入酒店,看見兩位男子正在對飲。一個是白麵長鬚,一個是古怪古怪的外貌。劉備拱手問道:“請問兩位大人,臥龍先生在哪裡?”長鬚男子回答:“你是何方英雄?為何找臥龍先生?”劉備說道:“我是劉備。我想訪問先生,以求得一個安民之道。”長鬚男子回答:“我們不是臥龍,但我們都是他的朋友。我是石廣元,他是汝南孟公威。”劉備十分高興:“我早就聽說兩位仁德大公的名字,今天終於相遇了。我這裡有馬,不知兩位大人可願與我一同去拜訪臥龍莊?”在一個偏僻山野,廣元向周圍的人們吐露自己對治國安民之事的無能,無心向下問。他誠懇地請求參加此事的人上馬去尋找臥龍。
玄德匆忙告別這兩位,騎馬來到臥龍岡。他下馬來到莊前,向站在門口的童子問道:“請問先生在莊上嗎?”童子說:“先生正在讀書。”聽到這句話,玄德非常高興,然後跟著童子走進了莊內。在中門處,他看到門上貼著一副對聯:“捨棄繁華,追求淡泊;安心寧靜,走向遠方。”正當他駐足欣賞聯句時,突然聽到有人在吟詠。他立在門側窺觀,只見一位年輕人手擁火爐,雙手抱膝,高聲唱著:“鳳凰只在千仞高,不棲無梧樹;士人只待一方清,無主不投靠。我愛在隴畝裡耕耘,愛我那家小廬;我喜在琴書間自傲,耐心等待天時。”
當歌聲停止,玄德上了草堂,向這位先生鞠躬致意道:“我一直想見先生,但無緣相遇。昨天在徐元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