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崇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另一種意見相反,說很好,西方的文官制度就是學了中國的科舉制度,就是有人看到了它的消極面,也有人看到了它的積極面。怎麼看待?
我認為清朝的科舉制度,既有它積極的一面,也有它消極的一面。清朝科舉制度積極的一面,我想有這麼幾點。
第一、滿洲人,蒙古人可以參加科舉考試,考四書五經,這樣一來,就提升了滿洲文化和蒙古文化。
第二,滿洲、蒙古、漢軍、漢員都一起參加科舉考試,這就有利於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
第三,大量的漢族知識分子,特別是一些貧寒之士,他們透過科舉考試,找到了一些途徑可以參政,給他們多了一條出路;
第四,滿洲人參加科舉考試,他自己會滿文,他要熟讀四書五經,他就有條件把四書五經翻成滿文。因為滿文是拼音文字,按照他們的理解來翻成滿文,後來西方耶穌會士,又根據滿文的四書五經把它翻譯成西方的文字,流傳到西方,加強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第五,就有利於清初的社會穩定,因為清初漢人的一個反抗力量是很強的,透過科舉考試很多人覺得可以和清朝政權合作,有利於社會穩定。
第六,清朝科舉考試制度,一部分被西方吸收,有利於他們的文官制度,就是對西方也產生了影響,
第七。科舉考試的很多可取的地方一直延續下來,所以對科舉制度不能全盤否定。
但是,科舉制度也有它消極的一面,它消極的一面主要表現在科舉考試內容,是四書五經,不考科學技術知識,還有科舉考試的方式是八股文,於是,科舉考試最大的弊病,就是扼殺了人們的科學精神和創造精神。
明清特別是清以來,中國落後於西方,應當說科舉制度沒有與時俱進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
科舉制度有弊病,科舉考試很難,很多人想要做官,透過科舉考試這條路,走不通,於是就想了一個辦法就是花錢買官,這個在清朝叫捐納制度。
下一講,我就講清朝官員的捐納制度。
清十二帝疑案之總說(四)
內容簡介:
大清王朝296年江山社稷,興衰榮辱,盪氣迴腸。在她如此漫長的歲月中,演繹著一個王朝的如日中天;清王朝的12位皇帝,文治武功 各有千秋。在他們離去的背影中,浸染著一個帝國的滄桑日暮。那麼,清朝何以統治中國長達296年?它又為何喪權辱國、走向衰亡?這個中國歷史上最後的封建王朝,究竟留給後世怎樣的記憶?
北京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北京滿學會會長閻崇年將與我們一同回望那個遠去王朝的背影,縱覽清朝296年的風雲變幻。
(全文)
&ldo;捐納&rdo;就是買官賣官,清朝叫&ldo;捐納&rdo;。清朝做官主要有兩條途徑:一條是正途,就正常正當的途徑,是科舉考試。先考秀才,完了再考舉人,舉人完了再參加會試,取得貢士的資格,完了再參加殿試,取得進士的資格,進士以後就可以分派官職,派到縣裡面就可以做七品知縣,考中進士,在清朝前期基本上都可以有一個官做,這是正途。我說過,這個正途是很難的,道光之後四萬萬人,每三年考一次,一次取三百來人,平均一年取一百人,清朝268年取了26846個人,平均一年101個人都不到,大部分人想要做官,或者經過努力沒考取,或者努力了,也沒考取,怎麼辦?就是清朝的選官還有另外一條途徑,叫&ldo;異途&rdo;,主要是捐納,就是花錢。捐納制度在清朝是一個很重要的制度,它和科舉制度互相補充,一部分人透過科舉考試做官,一部分人透過捐納制度做官,當然還有其他途徑,因為時間關係就不能一一說了,捐納做官,官員的比例在清朝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