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頁 (第2/2頁)
王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由,叫官員出錢,因為議罪銀採取的是&rdo;自願&ldo;交納的形式,有一些貪贓枉法的官員,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也為了日後減少麻煩,未雨綢繆,常常不等怪罪就先交上銀兩,而且從重交納,以博取皇上歡心,據記載只議罪銀一項,乾隆每年的收入就可達30萬兩左右。
和伸在制度上所做的一系列變革,在嘉慶親政後隨著他的倒臺大多被廢除,但是,畢竟對乾隆統治後期的社會發生了巨大的影響,造成了各地農民紛紛起義、官員貪汙成性等等社會的混亂局面。
皇帝的理財高手
乾隆之所以特別寵信和伸,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和伸善於斂財,他總是運用各種方式,為乾隆聚斂到不可計數的財富供他揮霍,正國為這樣,乾隆才感到自己的生活中無論如何離不開和伸。
乾隆統治時期,整個社會經過了康熙、雍正兩朝的歷勵精圖治,表現出一副欣欣向榮的景象,社會生產力得到了較大的提高,人民的生活也開始變得富足,國庫也較為充裕,這些無疑會使得乾隆有些沾沾自喜,對自己的政績頗為得意,這就好像一個殷實之家的主人,看到自己的財富日多,就會變得喜好講究氣派,追求排場,乾隆也漸漸成為了中國歷史上不多的最為好大喜功的皇帝之一,然而更再大的家業,也架不住整日的揮霍,乾隆一生中曾六下江南,多次拜謁泰山,三孔等古蹟,還修建了多次宮室,再加上他性喜收藏,對各種詩詞碑帖,古玩玉器無所不愛,就連當時的乾隆使者都感覺到乾隆的奢侈無度;他說:&rdo;皇帝窮奢極侈,故賦重役煩,生民困苦,不自聊活矣。&ldo;這樣,到了乾隆中年的時候,大清帝國的國庫已然有些不支了,而正所謂&rdo;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ldo;,過慣了富貴日子的乾隆,很難一上子改變自己的生活,所以他迫切需要一個善於理財又能廣開財路的人,和伸的出現恰逢其時,立即就成為乾隆的心腹,被乾隆視做國之棟樑。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