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十代故都之東吳帝國1
前面說過楚威王是一個很有作為的君主,但是他的後人,並沒有都象他一樣爭氣。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秦楚交戰,楚軍一敗塗地終致亡國,金陵邑歸秦。三十七年(前210 年),秦始皇改金陵邑為秣陵縣。漢獻帝建安十六年 (211年,東漢建安十六年),割據江東一隅的孫權移治秣陵,次年,改秣陵為建業。
如果從楚威王建立金陵邑(公元前333年)算起,到東吳王朝建立(公元229年),相隔了562年,其中楚國又持續了約130餘年,後被秦國所滅。但是在這期間,楚威王的後人沒有在南京建都。他的兒子楚懷王在盱眙(距南京不到100公里)建都。之後,經歷了秦王朝(前221年-前206年)約15年,秦始皇建都鹹陽;西漢王朝(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約210年,劉邦建都長安(今西安);東漢王朝(25年‐220年))約195年,劉秀建都洛陽,以及外戚王莽、綠林劉玄也都沒有在南京建都,南京似乎被帝王將相們遺忘了。東漢末年(220年)魏國代漢,赤壁之戰以後,形成了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史稱三國。
還是孫權英明。公元229年,他攜赤壁大戰勝利之餘威,一舉在南京建立了東吳王朝。他先是建都武昌,幾個月後便遷都南京,稱建業。他依仗長江天險,建立了東吳王朝,並持續了五十多年,要是留在武昌那就很難說了。如果說楚威王對南京的貢獻,就是首置金陵邑的話,那麼孫權的貢獻就是,在南京建立了中國江南歷史上第一個獨立的王朝,對南京後來王朝的建立,具有開創性的作用。赤壁之役後張紘、劉備都勸孫權建都南京。張紘甚至對孫權說,金陵王氣是天命,在金陵建都符合天意。最後說服了孫權,從武昌遷都南京。這就是說,孫權在這之前不僅知道南京這裡有王氣,而且也一定知道楚威王和秦始皇在此鎮過王氣,但還是義無反顧地定都南京。這正說明,孫權根本沒有把王氣當回事,不但藐視王氣、不懼王氣,而且還敢於挑戰王氣。
當我們來到第一座古城堡前,只見簡介上寫著:三國時期的東吳帝國,是江南歷史上第一個獨立王朝,也稱吳國(229-280年)。由東吳大帝孫權始建,終於烏程侯孫皓。
東吳王朝是東漢末年佔據江南的討虜大將軍、會嵇太守孫權建立的。孫權18歲就繼承了其兄孫策之位,力據江東,擊敗了黃祖。208年,在赤壁之戰中打敗了曹操,形成曹魏、蜀漢、孫吳三國鼎立之勢。229年,孫權在武昌稱帝,9月遷都建鄴(今南京)改元黃龍。
孫權統治時,江東經濟有顯著發展。據有關記載:吳國當時約有53萬餘戶,230餘萬人,兵23萬人,吏32萬人(蜀漢,28萬餘戶,94萬餘人;曹魏,66萬餘戶,443餘萬人)。所轄地盤包括會嵇(今浙江紹興市,東漢時轄14縣)郡、吳(今江蘇吳縣市,東漢時轄13縣)郡、丹陽(今湖北宜昌市,東漢時轄17縣)郡、豫章(今江西南昌市,東漢時轄17縣)郡、廬陵(今江西吉安市,東漢時轄8縣)郡、廬江(今安徽廬江縣,東漢時轄8縣)郡,共6郡81縣。
由於吳國地處長江中下游地區,土地肥沃,便於耕墾。其中常州、鎮江、無錫一帶,農業生產比較發達,歷代陸續修成的浙東運河和江南運河在孫吳時期發揮了重要灌溉和通航作用。絲織業開始在江南興起;冶金鑄造業,秉承東漢繼續發展;青瓷業也原先的基礎上走向成熟。由於河海交通的需要,吳國的造船業、水上運輸業也有長足發展。據《太平御覽》說,吳國在長江上航行的大船上下5層,可容納3千人;海船經常北航遼東,南通南海諸國。黃龍二年(230年),孫權派萬人船隊到達夷洲(今臺灣省)。由於海上交通發